华东师范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电子科学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非一朝一夕之功(比如文科生的凭感觉都可能比理科生看几个月书要好),但突击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后期冲刺阶段。若是往年,我会建议考生暑假就开始接触政治,把握一下基础框架和脉络,但是今年估计政治课本要大改,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印象后期不易纠正,肖大大都说了今年不建议太早看政治,建议9月份等大纲出来以后再看,为了避免后期事情很多一下子压过来有些人可能会陷入一种焦虑状态,前期的准备一定要充分。在打牢夯实英语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劳逸结合可以把政治马原那部分尤其是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之类需要理解的概念先搞明白一点,对于经常出现的第一次,各种文章著作建议拉出来一个时间轴,就当读历史了(而且真当历史来读每个事件抽出来都是一本书了也挺有意思的)还有就是要注意政治用词要非常准确,一定要看好题眼,比如根本问题,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是不一样的,中间分子和中间势力也是不一样的。还有每年开的一些重要会议,一些新提法一定要知道,不过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后面肖大大的时政总结的都有,记得看就是。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前的任务是专攻教材,复习全书。教材要做到课后的习题基本每题都会做,即便是很难的题目,也必须有思路,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接下来做复习全书才会有效果。复习全书如果能在暑假前做两遍那是最好不过了,不过大多数同学只能完成一遍,最迟应当在七月份结束时完成两遍,加深自己的印象。复习全书对于刚开始准备的同学来说挺难的,许多都不会,这也是正常的,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多练。不会的题目反复加强训练,终究能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始终伴随着我的复习阶段,但我并未投入过多的精力。要记住的是,英语学习不能间断,即使在专业课程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也需保持一定的英语练习以维持语言感觉。首要任务是阅读,这是复习中最有效率的部分。我选择了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实际只有100篇)。起初,错误颇多,每道题目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约完成20篇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考研阅读的风格。此时,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阅读部分,每日精读并标记生词,解析复杂句子,理解错误原因,这一过程大致耗时一个小时。其次,作文不可忽视。许多人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通过背诵范例作文能取得明显进步。我较为散漫,未曾背过任何作文,只是在复习后期每周尝试自己写作一篇。但我仍然建议扎实地准备作文,多积累词汇短语和复杂句式,多背诵范文,这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此外,书写清晰度也很关键,由于时间允许,我在英语主观题上都先打草稿再抄写到答题卡上,这对我非常有益。接着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认为每个部分每周做一道题就足够了。尤其是今年,新题型简单得难以置信。到了十一月中旬,可以开始做模拟试题。说到记单词,刚开始我试过使用大本、小本的单词书,还自行收集真题中的生词,掌握约两千个核心词汇后,每天都复习一百个,直至考试,这种方法非常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涵盖了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具备一定的数学功底,特别是线性代数和量子力学的基础。
一、基础知识:理解半导体的基本性质是首要任务。包括半导体的能带结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行为以及电导机制。这些概念的理解需深入学习量子力学,尤其是能级和波函数的概念。
二、PN结与MOSFET:这是半导体器件的核心部分。需了解PN结的形成原理,电流的产生过程,以及MOSFET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这部分需结合电路理论来理解,模拟实验帮助更好地理解其工作状态。
三、半导体器件模型:BJT、MOSFET等器件的I-V特性和小信号模型是重要的考点。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模型进行电路分析,是半导体基础的重要应用。
四、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在半导体中,温度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理解费米-狄拉克分布,以及它如何影响载流子浓度,对理解半导体的热稳定性至关重要。
五、实验技能:理论学习的,实验操作也不能忽视。凭实验,直观地观察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加深理论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大于记忆”是最核心的原则。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去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提升应用能力。找到一个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定期复习,避免遗忘曲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