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开始买了大纲,简单的看不到一边就9月底了,这时候开始上课做笔记,早上起来看看。大纲的第一遍不用特别的仔细,因为很费时间,主要是回忆下高中的知识简单的了解下,我记得讲义打的越来越多其实压力还是挺大的,但是9月底在大纲看完和跟上做1000题之后,做题的速度快了,紧张也就少了,开始的时候不用太急,大家差不多都是同一时间开始的,但是要认真每天坚持看。1000题,十月份开始做的,单多选同步。十一月看1000题的错题,知识点提要出来后,过了一遍,精讲精练我就没看了,太厚了,而且公共课要求不高。再后来就是八套卷,四套卷。八套卷做选择题,大题没有时间我就没看。四套卷我是最后两个星期才做,考前四天开始背大题,考前一天,才背了一套半,真的背到哭。背完第一遍已经11点,又过了一遍12点。我心态好一些,如果大家容易焦虑,可得稍微提前点。
考研数学方面:
早期的数学学习阶段,我主要依赖教材和课后习题,这部分细节就不多赘述了。进入中期,我专心制作了一本详尽的笔记作为日后复习的资料,并且结合题库1000题来训练。尽管有人可能认为题库1000题有些偏离常规,但无论选择哪个题集,关键是大量且有目标地做题,比如你可以尝试汤加凤的1800题系列,或者是李永乐的660题集,它们都是非常有效的。1000题的确颇具挑战性,但考研本身就是一场自我磨砺的过程,能承受更多压力的人在竞争中更具韧性。接着,我重做了《十年真题解析》。同时开始了《400题》的练习,然而在最初的几章遇到困难后,我便感到有些吃力。在解题时,我对之前收集的错题格外留心。
考研英语方面:
我必须强调这一点,因为我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得太滞后了,希望我能给后来的同学们敲响警钟。我曾经错觉自己在英语方面还行!!我一直觉得我只是忘记了词汇,对于语法规则我可是了如指掌,只要重新背单词,英语水平就能恢复!!然而,整个八月份,我都在默默背单词,却迟迟没有动手做阅读练习!到了九月中旬,我买了本阅读理解,发现难度颇高,做起题来仿佛之前背的单词都派不上用场。所以我强烈建议你们边做阅读边记忆单词!!光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特别关注阅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这些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当时我并未察觉这一点,只是一味地抱怨教材太难,每天皱着眉头硬着头皮做阅读,两本书的挫败感让我开始质疑自己的英语实力。于是,我加大了这方面的学习力度,最终考试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真心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复习!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教训惨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安全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它涵盖了安全管理、事故预防、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基础的安全理念和法则至关重要,比如海因里希的“金字塔理论”,它揭示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与严重性之间的关系,是分析和预测安全事故的重要工具。
深入理解各种安全系统和机制也是重点。例如,你需了解并能应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循环来设计和改进安全管理系统,对ISO 45001这样的国际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有基本的认识。
再者,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是考试的常考点,如故障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不仅需理解其原理,还要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事故案例分析也不能忽视。凭分析历史事故,更好地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增强对安全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记得我当时特别关注了一些国内外的重大安全事故,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等,这些都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安全原理。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复习策略是关键。我建议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案例相结合,凭做题和模拟实验来巩固知识。定期回顾和总结,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对理解和记忆有很大帮助。还参加一些讨论组或论坛,和其他考生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共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