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模拟三年中考数学哪本题难(考研数三用什么教材比较好)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4年11月24日 02:13:31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这本书包含了丰富的教材解析和大量的习题,还包括一部分中考试题,非常适合用来巩固基础知识。不过,它主要侧重于基础题目,并没有太多的提升题目。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在九月份才开始备考,时间相对较紧,难免有所疏漏,仅供参考。请大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基础较弱的同学建议先仔细阅读课本。我看过高老师的视频,他会对考试范围进行划分,并详细解释每个知识点以及提供一些课后习题。务必做好笔记,并且多加练习相似类型的题目。刚开始可能会感到吃力,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会逐渐变得轻松。(如果时间紧张,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部分可以跳过)

看完课本后,我接着看了老师的视频和讲义(基础班),难度稍微高一些,配合他的《高数十八讲》练习册一起使用效果非常好。由于时间有限,我在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方面的练习较少,只完成了讲义和部分《宇哥带你学XX》中的题目,对此深感遗憾。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建议多做一些基础题目,彻底掌握各个知识点。顺便提一句,老师老师的视频风格幽默风趣,成为我备考期间的一大乐趣来源。当你感到疲惫时,不妨看看这些视频。

进入第二轮复习后,我观看了老师老师的高等数学与概率论强化视频,并完成了相关讲义。强化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明确列出了考点和考试形式,这是极其关键的内容!在后期做真题时经常会翻阅这部分材料。线性代数方面强烈推荐观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搭配他的讲义使用效果最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想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则需要购买配套的复习书籍。虽然李老师的语速较慢,容易让人犯困,但可以通过加快播放速度来解决。因为我的线性代数基础较差,在初期未能投入太多精力,因此我当时一边跟随视频学习,一边反复回顾每一章节以加深理解,这种方法效果显著。我爱李老师!

这样下来,基础知识已经重复了三遍,相对稳固了许多。如果仍有充裕时间,还可以尝试更多的练习。从难度来说,《666》最为简单,《老师1000题》和《汤家凤1800题》则稍显困难。如果时间不太宽裕,可以选择针对自己薄弱环节加强训练。

接下来就是刷真题阶段。由于时间紧迫,我没有做过太多年份之前的试卷,而是从2003年起开始练习,每天限定三小时内完成一套试卷。凭借前期积累的基础知识,大多数题目都能顺利完成。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从最早的年份做起。在做真题过程中发现,自2015年以来试题难度明显上升,因此2015年至2019年的试卷尤为重要。我习惯每次做卷子前铺开一张白纸作为草稿纸,严格按照规范书写解题步骤。核对答案后,将不会的知识点整理记录在试卷左上角,以便日后复习时多次查看加深记忆。再次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真题的重要性,因为平时的成绩往往会在考试中反映出来。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真题!

至于预测卷,强烈推荐老师的作品!他的《6套卷》和《4套卷》一定要仔细钻研,特别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务求完全掌握。若有多余时间,也可以试试李永乐(较为简单)或老师(难度较大,其中《4套卷》比《8套卷》还要难)的预测卷。此外,最好提前熟悉正式答题卡的格式,进行模拟考试。

关于考研还有一些话要说:

1. 考研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考验着考生的意志力和心态等各方面能力。请各位同学慎重考虑后再做出决定,一旦决定就要全力以赴,坚持到底。我在九月份才开始准备,算是起步较晚的那一拨人。本人心理素质一般,在备考过程中常常感到迷茫甚至崩溃流泪,有时甚至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但现在回想起来,完全没有必要,反而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因此,一定要有足够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有一个积极向上、能互相鼓励的朋友非常重要。大家一起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感觉十分美好。

2. 事实上,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信息至关重要。这不仅表现在目标学校的选取与专业课资料获取上,也涉及到了学习方法的选择。关于数学复习的过程我已经详细介绍过了,下面再说说如何选择目标学校。确定报考院校十分重要,要挑选适合自己的目标。在这方面,我曾经吃过不少苦头。在选定学校时需注意是否有指定参考书目、历年录取分数线、报名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以及招生规模等情况,并确保市场上存在可靠的专业课资料可供参考。可多加入一些前辈组建的信息交流群来获取相关信息。

3. 确定好目标后,应制定详尽的学习方案,这样才能避免迷失方向。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切勿固执己见地埋头苦读,仅有勤奋却忽略了正确的方法也是徒劳无功。

4. 若有条件,尽量提早着手准备。我越是临近考试就越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有许多事项堆积如山亟待处理。数学这一科目完全可以尽早启动,通过反复练习打下坚实根基。

5. 切忌心存侥幸或者留有任何盲点,认为某些内容不可能出现在考卷上。请相信,任何你不明白的知识点都有可能出现。所以,同学们加油吧!

6. 在整个备考历程中,我仅仅使用了李永乐、老师和老师三位老师的资料,对其它教师并不了解。建议多听取前辈们的意见,全面考量后再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资料。另外提醒大家,考研确实耗费不小的资金,请不要过高估计自己,买了大量资料却不加以利用,最终只会白白浪费掉。

7. 我提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部分不多,但我同样在这两个领域花费了较少精力。无需为此担忧,因为在解答真题时你会发现,这两个科目所考查的核心知识点其实相当固定。只需深入研究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强化教程以及老师教授的概率论强化教程即可,遇到难以攻克的问题就专门针对这类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8. 对于那些起步较晚的同学而言,也不必过于焦虑!一切都不算迟,学会取舍才是关键所在。相比而言,数学和专业课程显得更为重要些,毕竟英语和政治这两门科目分数差距不大,六七十分已属常态,八十多分已是罕见成绩。当然并不是让大家忽略这两门课,但在后期复习时应把握住重点。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会太晚,只要有足够的决心与努力,专注于最关键的部分,成功就在眼前!心态一定要保持平稳。

9. 据传2020年的数三将会难度较大,所以大家更要加倍努力,不要畏惧,夯实基础才是王道。最后祝愿每位同学都能够顺利考入理想的学校!加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