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台湾研究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厦门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八月末政治考试大纲发布起,正式的复习就开始了。要想在政治科目上取得优异成绩,关键是掌握好选择题。必备的学习材料包括:“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8套卷》与《4套卷》),风中劲草,以及其他知名教师的冲刺试卷。首先,在9月至10月期间,主要任务是刷选择题。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相结合,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的选择题,至少两遍,并且注重收集错题。这里有个提示,可以在开始做《1000题》前复制1-2本,以便后续重复练习。接下来,进入11月,再次重温《1000题》,同时尝试《讲真题》中的选择题,以理解历年试题的风格。此时,可借助“红宝书”和风中劲草来填补知识空白。到了12月至考试前夕,重点关注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对于主观大题,考生应尽量熟记8套卷和4套卷的答案,因为可能直接考到原题,即使未出现原题,记忆中的内容也能帮助你构造接近的答案。掌握了选择题和大题,考研政治的成功就近在咫尺。选择题主要测试细节知识,尽管每年有大纲,但难以确定重点,记忆效果欠佳。推荐使用蒋中挺的复习全书,涵盖所有科目,特别标注了细微的重点。暑假时可以预览一遍,九月开学后深入学习。后期重心转向大题,偶尔回顾一下选择题的知识点。购买几套模拟卷,在考前进行练习,以确保万无一失。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后期冲刺阶段的复习吧。冲刺的时候我真题做到了第四遍,第四遍任务量很小,把历年真题阅读完形和翻译看一遍知道文章在讲述什么主题,自己给文章起个名字然后把历年真题的阅读题干看一遍,总结一下问题的类型有哪些,要真真正正自己去总结一遍才能记得熟,所以不要偷懒哦。ps:形近意近单词:在背单词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一些单词是长得很像或者意思相近的,很容易搞混,就在自己单词本的后几页开辟了这个专区,在每天背单词的过程中记录这些单词,不断记录增加也就逐渐分清了它们。这样可以减少在阅读中因为对一个单词的意思的混淆所产生的错误,自己感觉这对完形填空也是有用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这个科目,其核心在于对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这需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变迁。我建议大家从教材入手,系统地阅读并理解每一章的内容,构建起全面的历史框架。不要忽视小知识点,它们往往会在试题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注重史料研读和解析。历史学不仅仅是记忆,更是理解和解读。我会定期选取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或考古资料进行深度阅读,尝试从中提取信息,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种方法不仅能提升历史素养,也能训练在考试中的史料分析能力。
再者,历年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思路,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我通常会把历年真题当作模拟考试来对待,严格控制时间,对照答案自我评估,查漏补缺。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高的好方法。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复习,互相提问,共享学习资源,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掌握程度,又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
保持对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历史是一门需长期积累的学科,只有真正热爱,在枯燥的复习中找到乐趣,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