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7月份几乎没看什么书,看不进去,就偶尔看看政治。今年的政治已经显露出了改革成型的雏形,考点还是那些考点,但是考法变了,有点像高考的模式。由往年的注重知识点记忆转向了注重知识点理解。所以政治知识点死记住(特别注意像什么主旨、关键、立足点等词语)是基础,还有联想、理解与体会,学会举一反三,尤其肖大神的知识点精讲精练,一定要把重要的知识点反复琢磨。学习政治,要紧跟肖大神,他出的题最像真题,而且这几年考研真题分析题他几乎都会押中。14年内部资料押中大题4道,最后四套题押中3道,15年内部资料和最后四套题都押中了1道大题,还有选择题也押中了几道。考研最后要多背诵风中劲草的浓缩的知识点。至于其他的政治模拟题,分析题可以挑着做一些,选择题可以练练手,不用太在意。尤其选择题可以多练练。另外,政治真题可以稍微练一下选择题,关键分析题一定要学会分析它是从那几个方面答题的,分为那几步,如果是你你会答到什么程度,那些知识点自己想不到等等,多问问自己,理清答题思路。最后四套卷是要背诵,但也不能总指望押题,学会答题才是最可靠安全的,考场上才会临危不惧。
考研数学方面:
建议尝试使用《全面复习指南》,这本教材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题目,并提供了丰富的解题策略。虽然部分问题可能稍显复杂,但并不妨碍整体的学习进程。数学的本质在于策略而非题量,理解并运用方法远比盲目刷题更为关键。完成《全面复习指南》与《历年试题解析》这两本书后,你应能牢固掌握大部分知识和技巧。接下来,挑选一些习题来实践和稳固你的方法就足够了。我个人后来还做了陈剑的660题,但效果平平,主要目的是维持解题的感觉。我的建议是,重点依旧放在这两本基础书籍上,尽量先独立解决所有例题,然后再查阅答案。真实考试的价值无需赘言,尤其是处理充分条件判断题时,务必仔细审题,切勿急于求成,这是我自己痛彻心扉的经验之谈。我最后在数学中只出错了一道题,原因竟是看错了题目,因此请你们在考试时一定要认真读题,特别是面对那些需要判断充分性的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背诵到6月就要加阅读理解了,阅读理解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开始先不要把答案写在卷子上,刚开始不要求速度,一天做一篇就够了,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一天一篇不只是要求你做完,你需要把每一句话在纸上翻译,先抄一句再自己翻译一遍,再查出不会的单词,最后再看标准翻译和你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你坚持半个月,做到15篇翻译以后,你会明显地看到提高,不管是阅读速度还是翻译能力还是单词量你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有些阅读老师说阅读不是翻译不需要看懂,这我觉得真的是废话,你不看懂怎么做?光靠技巧是考不了高分的,对自己有点要求的同学就踏踏实实的做好基础复习,在后期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轻松很多。在做阅读的同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去选择你是要听语法还是翻译课程,把这两个加入你的复习计划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物理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课程,它涉及到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特别是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在复习过程中,我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巩固这些基础知识,确保能够灵活运用到材料科学的具体问题中。
在具体的内容上,我会特别强调晶体结构这部分。理解晶格振动、能带理论以及电子在晶体中的行为,对理解材料的性质至关重要。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也是常考点,它们帮助预测和解释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材料物理的基础实验如X射线衍射、电镜分析等,不仅需理论知识,更需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室工作,亲手操作并解析实验结果,能极大地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再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也很重要。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学会从基本原理出发,一步步分解,逐步解决。例如,利用能带理论解释半导体的行为,或者凭热力学函数计算相变的可能性,都需有条不紊地进行逻辑推理。
我还建议大家多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复杂的概念和公式。
定期自我检测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做题、模拟考试,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这样在实际考试中避免因疏漏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