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报个班很重要,再就是有老师带着比较好。最好把强化班报到十一假期,专业课学累了看看政治还是挺放松的。然后最后的二十天二十题啊,肖四,任四,都看看。政治一定要答满。文科生都懂得。冲刺班点睛班也要报,毕竟有人给你指点一下总是好的。非马原部分,我赞肖秀荣。书:1,1000题(我求个安慰,没怎么做过,但我不敢不买),2核心知识点提要(我把书翻看烂了),3背诵版(我少量的背了,和8套卷有重复,也翻滥了)4,8套卷(选择题错的背过,大题整理成条,不过百十来字背过。)
考研数学方面:
尽管分数不算顶尖,但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我主要参考了数学大纲、教科书、二李的全书、李正元的真题集、660题、400题及合工大的模拟卷。资料不在多,关键在于精,更重要的是勤于动手练习。每个人的进度不同,所以我就不详述具体的时间规划了,自行调整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刚开始复习时,即使全书上的题目都感到困难也不必惊慌,这是很常见的状况。我特别推崇660这本书,虽然用了两个月才完成,但它确实帮助我在第二次刷全书时解出了大约七八成的问题。
对于套题部分,我采取了一种策略:每五套卷子为一个周期,其中包括三套真题和两套模拟题,这样可以适应不同的难度层次。以十天为一个周期,一天做一套题,第二天用来校对答案并复习之前的错题。然而,我比较粗心,常常看错题目或在计算中出错,导致真题和模拟题的成绩往往达不到130分,当时我很焦虑,因为我的目标是130分以上。不过,考试时仔细答题,结果还算满意。因此,我认为平时不必太纠结于模拟成绩,无需与他人比较,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始终记住,最后的实际考试才是决定你分数的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的成绩感到非常满意,呵呵~关于英语学习,我想提醒一点,那就是在强化阅读能力的同时,绝对不能冷落了写作和新颖题型。虽然“得阅读者得天下”是有道理的,但写作和新颖题型的分数比重与阅读相当,通过专门的训练,这两方面同样能实现显著的进步。我在做阅读理解时注重思考,久而久之自然掌握了答题策略。对于新颖题型,我发现自己有些吃力,于是采取了精读的方法,并购买了专业书籍来进行专项训练。至于作文,从11月份起,我每隔三天会背诵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背诵后一定要默写,同时在修改时替换词汇,积累各种句式,只有落到笔头上才是真正吸收了。再来说说阅读速度,整个考研英语考试有三个小时。我计划分配时间如下:大、小作文合计50到60分钟,阅读200分钟,剩下的20分钟,10分钟给完形填空,10分钟给翻译。我的做题顺序是:大作文—阅读—小作文—完形填空—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在环境中,特别是污染治理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及其调控。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如生长规律、代谢途径等,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熟悉并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生态分布,尤其是那些在环境工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菌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重点在于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转化,以及污染物的生物修复。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化学知识深入理解,比如微生物如何凭氧化还原反应分解有害物质,以及这些反应的酶促机制。了解各种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的工作原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很重要。
再者,实验技能的培养不容忽视。理解并能独立完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等基本实验操作,对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至关重要。理解并分析实验结果,进行问题的解决和创新性的思考也是考察的一部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实践”的模式。理论部分尽量理解透彻,凭画图、做笔记等方式加深记忆;实验部分多动手,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对复杂的微生物代谢路径或工程技术,构建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和记忆。
关注科研前沿动态,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不仅能够扩大知识面,也能提前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这对答题和未来的学习都非常有益。定期自我检测,做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并及时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