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自然保护区学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我参考了任汝芬的模拟试题集,他提议将时间平均分配给选择题和问答题。他认为,对于选择题,如果你会做就做,不会做就算思考良久也无济于事,可能还不如随机猜测更有效。一般而言,除非你非常确定自己的初次选择是错误的,否则不应轻易改动。至于大题部分,满分为50分。如果预测题目与肖秀荣的相似,鉴于他的详尽解析,你可能会写到手酸;若未命中原题,你需要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知识点,并自行构造论述,这无疑需要大量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3月-5月,看本科教材,同时刷一遍《复习全书》。总之,第一阶段看看本科的教材,对基础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刷一遍《复习全书》,可能有许多不会的地方,标记出来即可,第一阶段不必要求自己强行突进。从12开始真题就是王道,我用的是李永乐真题解析。
考研英语方面:
我几乎没有专门记忆词汇,同学们常常用那本打乱顺序的单词书,他们一直复习到考试前一天,反反复复,直到书页都磨损不堪。我只是背诵了赠送的黄皮书单词册,仅此一次。我将过去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增大了行距。早期的题目我只做翻译,不解答;后期的则先做题再翻译。我会记录每份真题中遇到的陌生词汇在小笔记本上,理论上应该随时查阅(但似乎我一直抽不出空闲)。有一段时间,我对近五年来的试题都能做到逐句翻译。
至于阅读理解,我购买了张剑的黄皮书,并使用了备受推崇的柯林斯双解字典。我在独立完成翻译后再与这两本书对照,发觉张剑的一些翻译略显勉强。不过,张剑的书设计得很实用,原文和译文分列左右两栏,便于比较。我把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一边做题一边翻译,对我来说,两本书的差异并不显著,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努力。
作文部分肯定需要提前准备,否则临场现想很难写出好文章。我准备了十大篇大小作文,务必倒背如流,这样考试时才会有话可说。记住,一定要熟练到能脱口而出的程度,仅仅背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涵盖的内容广泛且深入。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这些理论是理解和分析森林生态现象的基础,需扎实掌握。例如,理解并能计算初级生产力和呼吸消耗,以及碳、氮、水等元素在森林中的循环过程,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动态变化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这涉及到森林演替理论、种群动态、群落结构等。你需熟悉不同森林类型的特点,理解森林演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凭观察森林群落的年龄结构、物种丰富度等指标来分析其动态变化。
再者,森林管理和保护的知识也不能忽视。比如森林资源评估、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管理等内容,这些不仅在理论上重要,在实际应用中也十分关键。这部分内容可能会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在试题中,要求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实践相结合。阅读教科书是必要的,但要结合实例进行思考,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多做习题,尤其是分析和论述类题目,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参与实地考察或者模拟实验,直观感受森林生态,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
利用网络资源也是一个好办法。许多学术论文、研究报告都能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观点,有助于拓宽视野,深化理解。参加相关论坛或讨论组,和其他考生交流,也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