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齐鲁交通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山东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用过早复习,第一阶段,我从八月份开始,买了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从马原开始学,刚开始是很难的,哲学、资本主义原理这一部分很难理解,老师讲的还不错,会举很多例子理解上没啥问题。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背或者记什么,看完精讲精练去做1000题,用铅笔做。第一遍看下来大概花了一个半月。第二阶段,我从十月份开始转入第二遍复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又看了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把所有的错题知识点用陈述句的形式抄写在笔记本上,重点翻看。同时老师带着进行了毛概相关会议和史纲时间轴等的梳理。第三阶段,十一月份的时候,肖秀荣出了一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个人觉得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每天晚上都会看,大约两个小时,同时开始做真题。第四阶段,十二月份出了任四、肖八,这时候的选择题感觉跟1000题的风格不太一样,很有做真题的感觉,仍然把错题用陈述句的方式记录在笔记本上。肖四非常重要!!大题会有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看看。我是从考前两周才开始背问答题的,个人觉得试卷上的答案不太好组织,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是可以看之前说的考点预测中的问答题,整理出主线和自己喜欢的答题模式。老师最后会出很多答题模板,他那种答题思路也可以借鉴。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重中之重,任何一个考数学的考生都应该把时间的重头放在数学上,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理清概念和做题巩固,一定要怀着攻关的态度去对待,毕竟不是每一年的数学都像2017年那么简单,教育部出过2016、2018年的难度,就不敢保证没有下一个2016年的出现。数学的复习我没有用张宇的书,可能我还是觉得有地方难度大了一点,我选的是李永乐王式安的全书,送了一本同步习题和660题,第一遍复习就是这么多东西。题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7到10月我看了两遍全书,每一题都做了两遍,然后从头到尾把同步习题做了一遍。10到11月,我把660题的选择题(叫660题但是一本书快1000题),大概有500题,出得都很有水平,我做了两遍,填空题我觉得有些过于冗杂,就没有做,不过还是推荐有余力的做完,对夯实基础有好处。11到12月,我主要是把2000到2016年的考研真题全部做了一遍并且仔细钻研了一下错题,最后的半个多月买了张宇的八套卷,并做了近两年的真题,保持一下自己做题的手感。我个人觉得对个人水平提升最大的还是刷李永乐660题和历年真题的时候,自己的做题节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找到了。考研数学题量很大,9个大题,我是按照顺序做的,这个按个人喜好,但是一定要拥有并保持自己的做题节奏,千万不要盲从他人,在考场上临时变换节奏。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单词红宝书+某某阅读100(200)篇+张剑黄皮书阅读基础加提高篇+张剑新题型及翻译专项+张剑作文100篇+真题解析我自己评价英语一直不错,可能我的英语复习方法不是适用于每个人。作文我买了作文素材,朱伟老师的书,自己总结了几种类型,像是挑战型,奉献型,环保型等等。我准备的时候选素材都选能够多角度运用的,减轻背诵的压力,比如一个例子用在3种不同类型的作文里。大作文最好自己准备,不要抄模板,可以借鉴一下结构。最后我买了朱伟老师的考前作文小黄书,但是没能看,小作文也没能准备好。练字(最好练手写印刷体),放到最前面因为这个最重要,作文写好字太重要了,现在还有时间,等到学作文的时候再练就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交通流理论、道路设计、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例如,交通流的基本特性,如车头间距分布、速度-密度关系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对这些理论,不仅需理解其背后的数学模型,还要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交通需求预测也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四阶段法,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和路径选,这是进行交通规划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练习来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道路设计部分,要熟悉公路等级划分、服务水平评价以及各类交叉口的设计原则。这部分知识需结合实际图纸进行学习,凭绘制和解析图例,加深理解。
至于交通管理,如交通信号控制、停车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求各种策略和规定,还需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目标。这部分凭阅读实际案例和政策文件来进行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首先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逐步填充细节。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以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教老师,切勿积压。
交通工程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关注行业动态,理解交通问题的社会背景,也有助于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城市拥堵问题、公共交通优化等,都作为思考和讨论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