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国际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也别依赖神马押题书。如果你是理科生,政治一定要早看,千万别等九月红宝书出了在看,文科生的话等红宝书出了也不迟。感觉答题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需要你原封不动的被原话的地方,把概念的用词说对,用语规范一些就可以了,背原文太浪费时间了。另外也别依赖所谓的押题书。的确,这些押题书确实会押中一些,但是你要知道,依赖押题可能让你上线,但在竞争中一定会成为你的拉分科目,毕竟仅上线是没用的。还有一个教训:我在考政治的时候,没有带手表,结果时间没把握好,前面的答题字迹整齐(使用歌尺避免跑偏),最后一道大题答得很仓促潦草……所以提醒大家,政治也要分配好时间,尤其当你想用整齐的卷面多争取几分的时候。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的英语底子薄弱,六级考试历经多次才勉强通过,所以我早早地开始了英语学习。初期,我专注于基础阅读,并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考研英语乱序词汇书,每日坚持不懈地记忆,风雨无阻,有时中午和下午也会抽出时间,尽管不如早晨专注。这本词汇书我大约翻阅了五六遍,其间还尝试过使用星火的词汇书,它按照单元划分,建议制定一个实际可行的任务清单,规定每天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单元,并在几周内完成一轮。任务量不宜过大或过小,务必量力而行。随着第二遍、第三遍的复习,你会逐渐体验到进步带来的满足感。单词书虽不能过度依赖,但我认为拥有一套系统的单词学习工具对提升英语水平非常有益。此外,大家或许也知道,在文章中记忆单词能帮助更好地巩固。
至于阅读理解,我首先做了1994年至2004年间的试题,每篇至少做了两遍,大约每轮有五六十篇文章。做题时,尽量不查阅生词,尽快给出答案并记录下来,完成后再核对答案,回头学习生词、理解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如果是真题,需要仔细研究;若是模拟题,则不必太过较真。我只用了少量的张剑编的模拟题,大部分是在临近考试时做的,因为模拟题的质量参差不齐且难度偏高,今年的实际考试难度就跟我认为的模拟题一样让人望而却步,甚至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重点掌握阅读和词汇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想要全面准备,可以在七月份之前浏览一下作文、翻译、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个人直到十月才开始大量投入精力在作文、翻译和新题型上,尤其是作文,实话实说,我觉得稍显滞后,因为在后期的模拟考试中,这些部分给我带来了不少困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汉语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我认为,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构建了汉语基础知识的框架。要注重实践应用,多做题,尤其是对词语辨析和句法分析的部分,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自有的敏感度。关注语言现象和社会文化背景,如方言差异、语言变迁等,也是提升理解深度的关键。
是“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这门课程涉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法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内容。在这里,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深入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比如克拉申的语言输入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熟悉各类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情境教学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提高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部分,不仅要求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更要在实践中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凭阅读相关文献和参与模拟教学活动来实现。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复习,保持学习的连续性。我会把每个知识点都梳理成笔记,方便日后查阅。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视野,与他人交流讨论,这对深化理解大有裨益。
对模拟试题,我建议定期进行全真模拟,按照真实的考试时间安排来做题,这样训练自有的答题速度和应试心理素质。每次模拟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足。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成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汉语的理解和对教学的热情。只有真正热爱,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也更容易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涯中持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