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国际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十月份开始复习,买了《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后简称精讲)这本书先于《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后简称纲解)出版,大概五月就出了。我先看的纲解,边看边划,由于其中全是黑色字体且略小,感觉不够突出重点,所以看了一点马原后换成了精讲,边看边做书后真题模拟题以及《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1000题》。后来精讲放于自习室隔夜被窃,只能重拾纲解,此时发现该书也尚可,每天大概花一个多小时,看了马原和近代史部分,完成了相应的1000题。然后十一月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也出来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将知识点列表清晰,可谓浓缩了精华,很多同学拿此书来记忆,我是看两三节书,强记一下然后拿1000题练习,完成了毛概以及思修部分。大概11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做1000题第二遍,这时有些题目仍有记忆,有些题目就像是陌生的,但别担心,1000题是用来刷基础的,留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后来买了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大致是这个书名),讲当前形策与时事的,可以当小说来看,书后有相应习题,由于知识点太多,如果记忆不太可能,但从后来的考试来看,时事这部分的比重很大,许多考察基础的题目都以时事为引子。最后12月开始做任四、肖八、肖四,这大概是人手一本的,任四肖八我只做了选择,肖四不仅做选择,还背了选择和大题。说来也惭愧,我背书时间太短,最后几天粗略的背了一下启航的《20天20题》,最后一天才开始被肖四,到考试的时候肖四也没背完,考试的时候看到原题只能悔不当初。如果有时间,任四和肖八的马原题也可以看一下思路,马原题我没有练习就上战场了,感谢老师手下留情,主观题给分比我想象中好。如果再来一次,我想流程大概是,先过一遍纲解,辅以1000题练习,然后看形策配着第二遍1000题,下载历年真题的马原大题归纳思路,完成任四肖八的选择加看马原大题,最后背诵20天20题,和最为关键的肖四,建议大家无论如何也要把肖四的大题拿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腹有肖四答题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词汇,我初期完整地将绿皮书背诵了两轮,随后便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持续学习直至考试。已熟悉的单词我会迅速标记跳过,然后反复过剩下的词汇,并将它们抄写在纸上。背词时,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列表顺序,可灵活调整。同时,利用各种技巧增强记忆,比如关联记忆、谐音法或记忆宫殿等。至关重要的是,每天复习所学,确保稳固掌握。至于你的方法,需要按照个人实际情况来定。在处理复杂句子方面,我稍感遗憾,因未能在暑假期间进行系统的训练,导致后来做真题时常有些困惑。阅读理解是最关键的部分,提升阅读能力会对其他题型产生积极影响。建议采用深度阅读策略,同一篇文章应练习四到五次。首次在笔记本上做题,核对答案后不查看解析,记录错误数量;第二次查找并学习文章中的陌生词汇、短语和句子,再次做题,同样统计错误;第三次逐句翻译并对照解析校正,再次做题并统计错误,这一步最耗时;第四次,针对错误最多的一两道题进行分析,尝试为文章拟定标题,概括段落大意,并划分结构。我还绘制了错误次数的折线图,通常第一次到第二次错误率会减少约50%,第二次到第三次可能降低30%至40%。对于写作,我在暑假期间开始准备,虽曾遗忘,但仍坚持重背。素材来源包括真题范文、王江涛推荐的十篇必背范文,或是从之前的阅读中积累的精彩句子和段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文学史,关键在于理解和记忆。古代文学,要深入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特征,如唐诗、宋词、元曲的独特风格;现代文学,要关注作家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如鲁迅、郭沫若等人的创作;至于当代文学,需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对文学的影响,如红色经典和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发展。我建议每天固定时间阅读相关书籍,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凭做历年真题来检验和巩固所学。
现代汉语的学习,重在理解和应用。语法学是基础,如句法结构、词类划分等,需扎实掌握。词汇和成语的理解,需大量积累,尤其是多义词的不同用法。语音、音韵部分,要熟悉普通话的发音规则,多听多练。我通常会凭看新闻、读文章来提升语感,并尝试自己分析句子结构,这对我理解现代汉语非常有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发现,定期回顾至关重要。每周设定一天为“复习日”,将一周内学到的新知识进行梳理,形成连贯的知识链。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常常互相提问,模拟考场环境,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备考期间,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每一步都算数。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找到适合自有的方法,持续努力,你一定能在这场知识的马拉松中跑出属于自有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