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械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再说一下政治,因为好多人说政治不着急,最后两个月背就可以,但我还是怕自己记性不好,从8月份备考开始,买了全套的肖秀荣精讲精练,还有真题总共是5大厚本,然后每天早晨就开始按部就班的做练习,做完对答案,背诵,每天都是如此。有时候上班时间不忙的时候也是拿出政治来做题,背诵。一定要坚持,不要3天打渔2天晒网!那样的话根本没有效果的。到最后复习到11月份的时候就着手开始做真题,哲学部分我复习的不太好当时,所以花的时间也多一些,哲学术语,定义一定要自己真正弄懂才可以。选择题多练,保证每次都在35分左右。时政也要给出时间去多翻,多看,我比较喜欢肖秀荣老师的书,所以政治都是买的他的。不管哪一科的复习,都专注于一本书或者基本就够了,切记一定不要贪多。一本书看5遍一定会比5本书看一遍效果好太多。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资料也就是课本及课后习题,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线代讲义,十年真题,660题,题目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不要只顾看解析,做的过程尽量按考试要求来,工整书写养成习惯。全书、讲义都很经典做一遍是不行的,必须吃透了,大家应该知道一本书看5遍跟五本书各看一遍的效果是不同的。真题必须认真研究,每套题上的考察点都要清楚,把不会的、有疑问的、有新想法的用不同记号标记,方便第二遍的复习用。真题研究完大家还有时间可以做做模拟题,像400题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是绝对的关键!我仅使用了张剑的黄皮书,包含了真题与解析,没有涉及其他练习材料。从05年至12年的真题,我足足演练了四遍,由于需求,我又把94年至05年的题目过了一遍。在考试前夕,我以半模拟、半练习的方式处理了13年以后的几套试卷。我没有深究题型分析或命题规则,也没死记硬背,只是确保每日的练习量,维持解题的感觉。成绩有时好有时坏,但我并未因此动摇,持续训练才是关键。进入最后两周的决战期,应减少做题频率,每周维持一到两套,避免正确率影响情绪和自信心。同时,可重做之前的阅读理解,无需核对答案,单纯作为手感练习。重要的是,作文务必尽早动手,别拖延,否则越临近考试就越缺乏动力,在考场上的写作体验将大打折扣。(概括来说,不断背单词、刷阅读是全程的重点,随后再针对其他题型进行准备)至于作文,原计划是从10月开始每天积累素材并进行默写,但由于专攻专业课程,心力交瘁,此事一再推迟。直到考前一周左右,我才匆忙浏览了一些作文模版,并融合部分素材,构建了自己的独特模版。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综合”通常涵盖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以及机械制造工艺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我将这些知识点分为基础理论、应用实例和实践技能三大块进行系统梳理。
基础理论部分,我尤其重视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包括动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达朗贝尔原理、欧拉-伯努利梁方程等基本概念和公式,这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材料科学中的金属晶体结构、塑性变形和疲劳断裂等内容也是重点,它们帮助理解机械部件的性能和寿命。
在应用实例方面,我会挑选一些典型的机械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比如齿轮传动、连杆机构、液压系统等,凭实际问题来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对工程力学,我会结合具体结构的受力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至于实践技能,我建议大家尽可能多地动手做实验,无论是模拟软件操作还是实物模型制作,都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也是非常实用的技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教材+大量习题+定期回顾”是最有效的方式。精读教材是为了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精髓,大量的练习则是检验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我会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每次做完都会详细分析错误原因,以此找出自有的薄弱点,针对性地加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