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初期,主要的关注点应放在选择题的强化上。因为分析题的差异相对较小,所以在早期要大量阅读书籍并做题,不断巩固分散的知识点,以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我遵循的是主流的肖秀荣老师的指导,后期通过背诵8套卷和4套卷来增强分析题能力。在2017年,肖老师的4套卷几乎完全覆盖了考试内容,显示出其高参考价值。然而,2016年的情况则不同,可能只有一个问题相符,可能是因为命题组采取了防预测策略,增加了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政治试题越来越少单纯依赖记忆力,更多是以时事为基础的分析题,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死记硬背就能应对,需提前规划。
9月至10月是打基础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主要是熟悉考研政治的整体框架,了解具体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明确考研政治考察什么?它涵盖哪些部分?每个部分如何考核?怎样复习最有效?哪些是关键和困难的部分?需要多少时间去掌握?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方向至关重要。推荐参考资料包括《考研大纲》和《肖秀荣.1000题》。
刚开始接触《考研大纲》可能会感到困惑,但要坚持读完。做选择题时不直接在书上标记,可先写在空白纸上,最后再整理到书上,肖老师建议重复三次。至于时间安排,因为我一直不太重视政治,所以我不会投入过多或黄金时段,通常会在午餐后,在宿舍阳台上边看大纲边做标注,大约一小时后会有些疲倦,正好用于午睡。晚上睡前,我会躺在床上做1000题,完成后就准备休息。这样每天大概花费两小时在政治学习上。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比较差,只过了四级,最担心英语,每天英语都是听说读写练的,在英语上花的时间较多,我用的英语资料是黄皮书,不过这要看你是怎么想的了,自己琢磨。反正每天就是上课,总结经验技巧,一句话,英语就是背和练,背的是单词,美文,短句和语感等,练的就是阅读。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实际上并不可怕。在做英语真题前面我先做了一本模拟题,很多人都说没必要做模拟题,其实现在回头想想确实是,如果你能把考研真题阅读中的每个句子结构,语义,单词的意思、文章的结构都搞懂,还是需要很多时间来慢慢思考的,把这个时间浪费在做模拟题上确实即既没意义又浪费时间。我每套都模拟真题时间来做。英语真题我自己把近15年的英语真题word版找到,然后把每篇阅读的句子断开并留下空白,打印出来,自己做完阅读后在空白处把每个句子都翻译一遍然后跟真题答案翻译的比较。我比较喜欢把句子中的生词画出来然后读全文,觉得这样单词记得快,又培养了语感,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读真题原文。在做完阅读后,就分析为什么做对和为什么错。真题我用的是丁晓钟的,其实黄皮书也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是一门深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演变及其影响的课程。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以及其后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是深入学习的基础。关键在于把握历史脉络,理解各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时代背景。我会建议大家多读原著,如《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结合相关教材进行系统学习。注重梳理各理论家的思想体系,形成清晰的时间线和逻辑框架。
当代中国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这门课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求不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还要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我主要凭阅读人民日报社论、中央文件,以及参与各类学术讲座来跟踪最新的理论动态和政策导向。我会选一些关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进行深度阅读,这样既能提升理论素养,也能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和应用并重。理论部分需理解透彻,不能死记硬背;现实问题部分则需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去解析和评价。我习惯做笔记,把重要观点、事件、人物整理出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定期自我测试,凭模拟试题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
我认为讨论和交流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或者参加线上论坛,互相答疑解惑,碰撞思想火花。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