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中,最关键的是紧随肖秀荣的步伐。我推荐从暑期就开始筹备,但我个人由于常看新闻,觉得自己有一定基础,于是选择了9月启动复习,每天晚餐后时段专攻政治。初期进度稍显缓慢,等我开始第二轮时,肖八已经发布,因此没能完成第二次复盘,理想情况下应重复两次以巩固记忆。首先通读精讲精练,接着闭卷挑战1000题,对照答案后再回顾相关知识点,避免依赖开卷。在肖八问世前,我没有接触过大题部分,拿到肖八后,八套卷的选择题我通常只能拿20-30分,这让我非常焦虑。不过别担心,考前暴露的问题越多,考试时就能更好地规避错误。此时可以开始背诵肖八的大题,肖八可略微记忆,但肖四必须精细背诵。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大部分时间应留给政治,因为在临近考试时,政治分数提升最明显。多练习选择题,选择题是决定政治成绩的关键,大题大家水平相近,而选择题则是拉开差距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我早早地就开始涉猎数学书籍,不过阅读进度并不迅速,大约是从七月份才真正系统性地研读。我采取了一种方法,每读完一章,就配套完成那一章的所有习题,对于错误的部分,我会用标记圈出,并将它们整理进专门的错题集里。我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蓝色用来抄写题目,黑色记录答案,而红色则用来标注关键知识点和注意事项。整理错题时,我不再重复抄写同类问题,而是挑选一两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这样既能避免疲劳,又能在回顾时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在暑期期间,我会边学习边记忆重要的公式和定理。暑假结束后,我进入了强化训练阶段,开始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包括17年的五套超越题,张宇的8+4和400题中的5套,以及李永乐的6+2,从2004年至20年间的真实试卷,我每天都坚持做一套。到了十一月中旬,我与一位同伴约定每周完成一定数量的套题,尽管我们的交流仅限于网络,但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鞭策作用,想偷懒时就会想起彼此的约定。每做完一套题,我都会至少回顾两遍,深入分析每种题型,因为之前只顾着做题的乐趣,结果到了真正的考场却无法辨认出来。实际上,有些大题在模拟卷中已经出现过,我都一一记录下来,在考试前再次复习,以加深印象。这种方法的效果非常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是重点,但作文也不能放松,毕竟30分的作文可不是小分值。作文的话,最后俩月好好准备。王江涛的作文书比较有名气,但是讲解也就一般,泛泛之谈巨多,他的文章往往遵循着类似的套路,看多了掌握了就很容易利用,适合学渣。何凯文的作文讲解部分就更细化一点,有时间就拿来看吧,此时不看书何时看书。关于让你背个30篇范文的言论,确实,背30篇衣食无忧,但是你能背30个?还是要自己总结自己的一套用起来得心应手的行文模版,行文流程和逻辑才好。另外,练好字,才不吃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领域。力学部分,理解牛顿三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基本原理至关重要;热学则需深入理解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定律;电磁学是难点,电场、磁场、电磁波的理解和计算都需扎实的基础;光学涉及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特别是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内容;量子物理则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和量子态的概念要透彻理解。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一章结束后,尝试自己构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认知。理论与习题结合,理论知识是用来解释现象,做题则是检验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过程。遇到难题,不要急于求解,是先思考问题的本质,再寻找解决路径。定期复习也非常重要,避免学到后面忘记前面的内容。
对实验部分,虽然考研可能不直接考察,但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凭阅读教材中的实验章节或者参加模拟实验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利用好网络资源,如Coursera、B站等平台上有许多优秀的物理课程,帮助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积极参与讨论,与其他考生交流,也是提高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