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大概9月份开始刷书的~配着视频看了一遍书,尤其是哲学部分,理解记忆非常重要!然后陆陆续续的又看了两遍书,大概到11月中旬吧~~看书的同时有配合肖秀荣的1000题~这个过程是不断加深记忆和理解的过程。政治不用浪费太多时间,性价比不高,在我看来,前期把马原哲学部分理解好,把十年真题哲学题看一遍,其他题不用看,因为每年的提法都会变。等到十月分再系统复习政治也来得及。9月份之前不用看。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试卷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题目,大题相对规范,然而前面的选择填空题显得格外具有挑战性,自我训练明显不足。从四月起,我开始独立学习高等数学,仓促地在暑假前完成了初步自学,尝试了李永乐的全书,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解答,只能浏览,心中焦急无比。暑假期间,我系统地复习了一遍基础知识,感到自己的数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几乎没在大学上过数学课、全靠自学的朋友,我强烈推荐在自学后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这真的很有帮助。务必专心听课并详细记笔记,这对梳理解题思路和理解命题角度至关重要,效果强大,让人茅塞顿开。听他人一点教诲,胜过独自苦读十年。学数学切忌只看不动手,看一百遍不如亲手做三遍。直到十一、十二月我才把全书完整地做了三遍,真题也重复练习了两次,第一次是按照考试模式,每天早上限时一套,这样的训练让我受益匪浅。我个人仅做了大约三套模拟试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7月起着手英语复习,全神贯注于研读红宝书。我特别欣赏这本书每部分前的词汇表,只列出本节的英文单词,无中文释义,复习时我会先看单词,遇到想不起含义的就标示出来。持续积累词汇是我始终坚持的任务,我认为它对于维持语言敏感度至关重要。即使在最后阶段必须集中精力攻读专业课和政治,也要尽量挤时间回顾单词。此外,推荐一种记词法,一本蓝色的小册子,好像是讲解如何在17天内掌握GRE单词的,虽然书名已模糊,但其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的学习计划非常实用,稍作调整就能发挥很大作用。
说到阅读,考研英语阅读的关键法宝无疑是历年真题。老师教授的深入剖析方法极其有效,不仅能增进理解,还有助于形成西方思维模式,只是速度可能会稍显缓慢。我通常以一周为周期,完成一套年度真题并仔细分析。经过真题练习和解析,我能逐渐揣摩出题者的意图,那些考察作者态度之类的题目以前总是困扰我,但现在几乎不再出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理论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它是所有工程问题的基础。第二定律,尤其是熵增原理,是理解自然过程方向性和可逆性的关键。深入理解这两条定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将对学习大有裨益。
热力过程和工质性质是另一个重要部分。你需熟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了解不同工质的热容、比热等特性,这对分析热机的工作循环至关重要。例如,卡诺循环、奥托循环和朗肯循环的分析,需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并能进行计算。
再者,热交换器的设计与分析也是考试的常考点。要熟练掌握传热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理解它们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热交换器设计中。别忘了关注热效率的优化问题,这是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对复杂的公式和概念,凭做习题来加深理解。北京科技大学的试题通常注重基础和实际应用,所以不仅要精读教材,还要多做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凭题目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团队学习也很有效。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进友谊。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也对记忆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