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航空航天系生物医学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经历:在创建好大纲后启动复习,从9月持续到11月中旬,这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要专心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掌握考试的基本内容,接着浏览浓缩的知识点,确保心中有底。在此期间,不断地练习1000题。一旦“小草”(可能是某本辅导书或资料)出版,就要深入研读,尽可能多地反复阅读,直至你的选择题得分稳定在40分以上。1000题做得差不多时,转向历年真题,尤其是近十年的题目,要多次练习并关注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对于十年前的题目,做几次来熟悉一下就行。除了肖秀荣的题目,也推荐尝试其他来源的选择题,如任四、蒋五等,但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主要是体验不同的命题角度,开阔解题思维。在11月底至考试这段时间是第二阶段,全力以赴地背诵大题,肖四的所有题目务必全部背熟,肖八也建议全背,至于其他的我不曾背过,所以不多作评论。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我的数学基础扎实,可能无法提供适合初学者的建议,但我强调一点,处理做过的真题中的错误,应多加复习,不要死记答案,关键是深入理解,直至能够独自解出正确答案,甚至看到题目就能回忆起解题步骤。做数学题务必动手,偷懒会在实际考试中导致惨败。按照全书的节奏学习数学,每天坚持阅读并同步练习。如果初期觉得自己基础薄弱,可以参考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查看教材并解决课后习题,之后再投入全书的学习。暑期过后,逐渐接触试卷,我先是做了模拟卷,包括双李系列,它们的难度明显高于真题。掌握模拟卷的技巧后,转战真题,大部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尽管某些题目仍需积累经验。起初,你可能会被数学的各种方法搞得头昏脑胀,但渐渐地你会发现其实方法就那么几种,一旦掌握并不难。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四五月开始学习数学和英语就足够了,只要稳扎稳打,完全可以应对。全书虽然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但可能较为零散,单靠一遍阅读记忆效果有限。
考研英语方面:
我曾使用了三本阅读书籍来备考:张锦芯的《考研英语阅读200篇》、考试虫出版的《考研英语阅读专项训练》,以及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锦芯的书相当实用,按照主题划分,但这200篇文章涵盖了Part A, B, C三个部分,后面还有大量阅读策略的讲解,部分内容的实际效用并不明显。考试虫的书包含100篇文章,分为20个单元,涵盖了四种传统题型和一种新型题型。而张剑的书声名远扬,但难度高于真实考试(作者本人也如此认为),其解题思路独特,有时给人一种偏离常规的印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理解和解决许多工程问题的基础。在复习理论力学时,我认为首先要把握住三个核心概念: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学习。
在质点部分,重点在于牛顿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动量、能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对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解题,需熟练掌握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并能灵活运用微积分求解。质点系则涉及到动量矩和角动量的概念,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并能够计算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
刚体部分是理论力学的一大难点,尤其是刚体的转动。要理解转动坐标系,熟悉角速度、角加速度、转动惯量等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刚体定轴转动的动力学方程。刚体平面运动也是常考点,需理解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原理的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做大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复旦大学的理论力学试题通常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除了课本例题,还应广泛参考其他教材和习题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
我强调的是,理论力学是一门需思考和理解的课程,不是机械的记忆。在面对复杂的力学问题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构造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对未来的科研工作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