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觉得我的整体规划大致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大家都一样,9-10月下旬,配合大纲或肖秀荣的书过一遍知识点,狂刷1000题2遍,因为后期背大题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全靠选择题拉分。 关于1000题有一个小方法,可以买两套1000题,一套拿来刷题,一套拿来做易错标记和笔记。也不要怕撕书,我直接把钉在一本书上的题目和答案撕成了两半方便看…. 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做选择题不过脑,错了就错了,一方面没去搞懂为什么做错,另一方面也没有好好配合大纲去对应好遗漏的知识点,所以后期冲刺做各类模拟题发现很多知识点是遗漏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学我,一定要珍惜每一次错的机会,甚至错的越多越好,一定要把错题搞懂。对于辅导书,我觉得肖秀荣老师的辅导资料写得简练实用,肖老师本人曾经担任命题组组长,而且对于考研政治题的好多点评都很中肯,所以在政治上我选择完全信任肖秀荣老师,最初只买了知识点精讲和1000题,看完后又觉得需要熟悉真题的解题套路,又买了真题解析,到后来时政,背诵要点,模拟题什么的,几乎买了肖老师的全套辅导资料.我觉得就跟着肖老师的思路走,政治答题的大方向基本不会出错,再加上最后四套题惊人的押题率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全书我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尤其是高数,你值得拥有!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要好好做笔记,别漏了题型!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甚至要求背笔记,由此可知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基础阶段数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上课,做笔记,复习笔记,尽量看全书就行了。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从三月份开始背单词,5月开始做真题。从英语近10年真题开始做起,只做阅读,每天一篇,做完整理不会的单词和短语。英语结束以后大概九月中旬开始做前几年的阅读,同样每天一篇。我在做阅读的时候都是掐着时间做的,基本都在时间规定内做完,保持手感。阅读结束后做的完型,同样是每天一篇,然后整理。完型比阅读少很多,所以做完以后我又做了一下模拟题,不过模拟题保持下手感就ok,不需要太在意对错。十月后期开始背道长的作文,十一月中旬开始整理自己的作文模板。翻译没有系统的练过,只是做了真题翻译,所以最后的翻译做的不是很理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反应机理以及各类反应的规律。比如,了解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等的基本性质,明白它们如何凭不同的反应路径进行转化。对芳香性和共轭效应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基础知识将帮助你理解和预测复杂的有机反应。
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也是有机化学的一部分。虽然考试可能不会直接测试实验技能,但实验知识帮助深化理论理解。例如,熟悉各种合成路线,理解为什么选特定的试剂和条件,这些都有助于解决理论问题。
再者,掌握结构解析技巧,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这对确定化合物结构极为重要。学习如何从谱图中提取信息,是有机化学的重要技能。多做练习题,分析各种谱图,会你在这部分更得心应手。
复习策略也影响着学习效果。我建议定期回顾,不是一次性堆积大量知识。每天花一定时间复习旧的内容,再引入新的知识点。利用好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源,尤其是历年的真题,它们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