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政商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华东政法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很多人说法不一,有人主张报班,有人主张自己学,我说说我的情况吧。10月开始准备政治,买的红宝书,其他什么也没有,就每天当小说一样看2小时,感觉是重点的地方就划划,也没做题,考试之前过了4遍,临考10天买的肖4,任4,背了几套题,就考试了,感觉考的还行,反正我自己满足了,政治拉不开差距,几乎都能过线,只要平时看书的时候注意理解就行了。不放心的同学可以报班,跟着辅导班系统的复习也可以,这要看自己的精力和不同情况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主要任务是熟悉教科书。针对同济大学第六版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因为我报考的专业不涉及概率论),我会按照考研大纲要求,逐个梳理知识点,确保对每个概念、定理和公式都有深刻理解和记忆。对于课后习题,无需全部完成,挑些曾经在课堂上老师布置过的题目实践即可。进入暑假后,我将开启二李的《复习全书》学习,这是一本堪称经典的参考书,所以我计划至少读三次。初次阅读可能会感到吃力,这是正常现象,遇到难题时只需标记一下,留待第二次阅读时解决,这个过程大致需要一个月。到了十一月中旬,必须完成《全书》的复习,并转而投入历年真题的训练。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至少要重复练习两次以上,特别是最近五年的试题,应重复三次。至于各种模拟题,可按需挑选部分来做。据我的观察,市场上大多数模拟题的质量难以与真题相提并论。
考研英语方面:
实话实说英语这一门课是所有考研复习科目当中,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是最难的,因为它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积累的语言功底。当然,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过线并不困难。具体要考到多少分儿,跟每一个人的基础和复习的程度息息相关。对于英语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的话,再初始的复习阶段是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习的,因此,上半年的时段,我觉得英语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而在进入下半年之后呢,投入的精力应该出现递减。考生朋友如果之前对于词汇的积累不够的话就需要先把词汇积累做好。我其实并不主张去背诵单词书,因为单词书中的含义并不一定就是考试当中考察的含义。我的观点是通过阅读翻译文章中的生词来学习单词,每遇到一个不会的单词就把它记住,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记单词。翻译,阅读文章要做到,每一个单词都认识每一个句型都理解每一个选项都明白。刚开始的时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很正常,之前的复习不要过分的强调速度,而要注重质量。写作的复习的话应该积累一些好的句型,如果水平不够的话,就要提早准备模板。至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其实都有解题的方法,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和领悟,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从中找到解题的秘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结合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发展规律以及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理论和政策。在备考时,我对这一科目的理解分为三个层面: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和政策应用。
理论基础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包括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经济学、产业集聚理论等。这些理论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例如,理解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对解释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至关重要。掌握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和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与贸易理论,帮助理解区域间资源分布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原因。
实证分析能力是区域经济学的实践要求。这涉及到数据分析技能,如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在复习阶段,我投入大量时间学习如何使用SPSS或R语言进行面板数据、空间面板数据的分析,这对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政策应用是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域经济学不仅要理解政策制定的背景和逻辑,还要学会评估其效果。例如,对城市规划、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研究,都需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审视政策的影响。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重视教材和参考书的基础阅读,配合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以拓宽视野。做笔记是提高记忆和理解的好办法,尝试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定期的模拟试题训练也很重要,它检验理解程度,提前适应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