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地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南京大学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任四,肖八,肖四,这些搞懂基本上就够了,大题不用做,看题目自己想一想知识点,然后看看跟答案有什么出入。分析题基本上在考试的时候都出现了。考场答题经验方面也要说说。我政治中等分数吧,不过呢我已经很满意了,还有,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我选择题大概做了半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写大题,结果因为哲学和史纲大题不确定放在了最后写,却因为其他三道写太多占用了太多时间,这两道题写得非常非常不充分和潦草,所以也很满足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核心始终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课本是必读的,因为近年来很多证明题都是从书中的例子演变而来的。数学考试趋向于深入基础细节。全面复习资料至少要看两次,每次都要深思熟虑每一道题。第一次浏览时可以交错着做一些660题,这些小问题非常典型,涵盖了一些精细的知识点。初次复习可能会耗时两到三个月,进度慢没关系,重要的是理解消化。第二次复习就会快很多,大约一个月左右,主要关注基础、重点内容以及之前的错题。有的人习惯整理错题,虽然这是个人的学习风格,但也相当耗费时间,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错题可能会像满天繁星一样多,因此建议直接在书中标记错题,如果真的想整理,完成一轮真题后再回过头来做更具体的目标性整理!真题务必做两遍,第一次要在三小时内完成,记得控制时间!第一天用于答题,第二天用于核对答案并整理,这样大约一个半月就过去了。当你做完真题后,你会发现每年的大题基本上围绕着相同的知识点。第二次做真题时,专注于按照知识点划分的部分,以巩固这些知识。至于模拟题,我一直选择6+2,当然你可以尝试其他题目,但如果难度过高,则不太推荐,因为考研试题不会过于复杂,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和计算技能。所以,在做题和计算时,一定要亲自动手,减少错误,你的分数自然会上升。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主导地位,谁能掌控阅读,谁就能主宰全局。在这里,我要强烈推荐使用英语真题,它们无比珍贵!(请脑补三次重复)首先,入手近几年的真题,完成后再去购买更早年的,我从1997年到2020年的所有真题都做了至少三遍。第一次是专注做题,接着就是归纳经验,找出错误,审视理解过程的误区,并着重记住真题中的词汇。张剑的黄皮书很出色,提供了详尽的解题策略、翻译以及附加题目,还解析了关键单词,对于全方位备考英语的人来说非常适用,几乎涵盖了所有你需要的资源,让你能系统地、有计划地准备考试。我一直用这套真题,没做任何模拟题或预测卷,不过这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最近年的真题尤其有价值,别留到最后当预测题,重要性高的内容要提早掌握。即使较旧的真题,尽管题型和分数可能有所变动,但它们承载着出题人的智慧,同样值得深入研究。在刷题阶段(9月至11月底),我们要深度钻研真题(尤其是近8年的)。每完成一篇,首先要深究每道错题的解题路径和误导选项的错误根源,然后逐句精读文章和作文样本,确保每个单词、短语都熟悉,每个句子都能理解,并收集范文中的精彩词汇和句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地壳表层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以及它们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对这门课,理解和掌握地质体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至关重要。例如,理解不同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对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凭地质勘探和分析来预测地质灾害。学习时要注重案例分析,因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凭实际工程案例来体现的。
土力学则是从物理和力学角度研究土壤的行为。你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土的物理性质(如含水量、孔隙比、密度等)和力学性质(如剪切强度、压缩性等),这些都是进行土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土的渗透性和土的动力响应也是重要考点。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动手做实验,凭亲手操作,能更直观地理解土的性质。
在复习这两门课程时,我建议先通读教材,把握整体框架,再深入研读细节。参考历年试题,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题型。对复杂的概念或公式,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或者画图帮助理解。对实践性强的部分,多看案例,多思考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与同学交流讨论,有时候他人的观点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启示。定期回顾和总结也很重要,这样帮助巩固记忆,避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