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科学与技术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红宝书是唯一的出题依据,红宝书的作用不是其他书可以替代的。有人可能觉得红宝书编得没什么条理,但这些条理是可以通过自己做不同的记号划分出来的。比如,可以给关键名词画上方框,给需要注意的字眼画上横线,给那些罗列观点的排比句加上序号。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选择何种符号方式,千万不要把整本书、整段话都画上横线,这样会导致重点不明。把红宝书上出现的名言(也就是双引号里面的内容)做上标记,并注意他们所在的知识点范围,这是常考考点。充分利用肖秀荣1000题。认真做完后,要从红宝书里找出每道选择题对应的知识点。尤其是做错的题目,不能简单地看背后的参考答案,一定要回归红宝书。另外,把1000题当中出现的易错点、难点补充到红宝书的相应位置上,方便以后查阅对比。我的做法是:第一轮,看一章红宝书(PS:是非常仔细地看),同时给书本分出条理和重点,然后再做肖秀荣1000题里的一章单选题。因为不定项选择题比较难,看第一遍书就做容易打击自信。第一轮是起到打基础的作用。第二轮,根据第一轮所划的重点重新浏览红宝书,看一章书做一章不定项选择题。第二轮是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第三轮,拿历年真题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练手(PS:只做选择题)。同样,也必须非常清楚每道题源自红宝书的何处。第三轮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查缺补漏、寻找考试感觉。考研政治拉分主要靠选择题,主观题大家都差不多。而选择题中比的又是不定项选择题的实力。所以考研政治主要攻的就是选择题。三轮复习下来,选择题就差不多搞定了。关注时政,每天一点点(反押题严重,你不知道哪个就会考到),初期做的肖1000题,今年真题中出现了原题多选题,(但早已忘记答案,感觉白做了,可能也出现在了肖八中,好多人说肖八压中了题目)。11月份做、背肖四。大题必须都背完。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朋友来说,别畏惧考研英语,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中困难。毫无疑问,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其重要性无需过多赘述……我个人采用的是那本绿色封面的无序版单词书(又大又厚),书中穿插了例句和复杂句子,这样在记忆单词时能增添趣味,避免单调。同时,我还配合使用了一本红色的小册子,它是按词频排列的,分成了高频、中频和低频词汇。
我在暑假前两个月开始背单词,每天大概花费一个小时。暑假期间,则增加到每天两个小时专心于单词。主要依赖那本绿色大书,每天至少投入两小时,完成一到两个单元的单词,连同其中的复杂句子和例句也一并掌握。背单词需要反复,忘掉再背,起初可能会有些艰难,但随着不断积累,会越来越轻松,毕竟单词数量有限,关键是要持之以恒。直到考试前一天,单词的记忆都不能停歇。
暑假结束后,我开始接触阅读理解,直至拿到历年真题。最初阶段,每天只做一篇或两篇,不过要求是深度阅读。遇到任何不认识的单词,我都查阅并记录在笔记本上。同时,确保每天仍有半小时用于单词复习。此时做阅读,不必过于在意正确率,因为模拟题与真题的命题思路有所不同。重要的是读懂文章,熟悉英文中的复杂句子和语法规则,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单词记忆。
到了十一月初,我开始着手研究真题,如果可以,提前开始更好。英语真题极其宝贵,需要大量时间去深入剖析,特别是阅读部分,要摸清其出题规律,里面有许多巧妙之处。有时文章理解透彻,却选不出答案,原因就在于未把握研究生考试的解题思维,所以多做多读是王道。真题至少要做两遍,阅读部分更是做得越多越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门课程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子领域。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例如,教育的功能观、人的发展理论、教学模式等都是核心考点。建议多阅读经典教育学著作,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并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去思考问题。定期进行知识梳理,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对理解和记忆会大有帮助。
“科学技术概论”是一门涉及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政策等内容的学科。要重视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事件及其影响。比如,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等。科技伦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常考的议题。推荐阅读一些科普书籍,它们能帮你以更生动的方式理解科技的本质和作用。做笔记并整理出科技事件的时间线,帮助你更好地重要信息。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复习-实践-反思”的循环很重要。每次学习新的知识点后,尝试去做一些相关的习题或案例分析,反思理解和解答是否准确,这样加深印象。定期回顾,避免遗忘。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不仅互相激励,也能凭思想碰撞产生更深的理解。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路上,压力和困难在所难免,但,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坚持下去,你会看到自有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