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政法律学院诉讼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购买的政治学习资源相当丰富,包括考研政治大纲、肖秀荣的一千题、肖秀荣的八套预测卷、四套冲刺卷以及最后的五套冲刺卷。我没有专门去背诵,只是专心地完成了两轮肖秀荣的一千题,做完后对其中的知识点已经非常熟悉。对于政治这门科目,得分不易过高也不易过低。选择题部分,只要多花时间努力,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至于主观题,关键是要书写工整,内容充实,紧密联系题目所给素材。肖秀荣的《一千题》做两次就足够了。第一次,我会在看完每章精讲后再做选择题;第二次重刷时,我会在精讲精炼中标注错误题目的相关知识点,后期复习时就专注于这些标注的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在寒假之前,我一直专注于研习何凯文的1575,遇到生词便查阅含义,并记录于笔记本中。寒假过后直至三月底,我转而学习朱伟的恋练有词。进入三月,我开始每日早晨记忆单词,然后整个白天直至晚上都专心攻读专业课程。五月起,我的日程调整为早晨背单词,下午则致力于考研真题,特别是阅读理解。起初面对高错误率,如每五道题仅能答对一至两道,这让我颇感挫败。这时,我改用张剑的黄皮书来刷题和背单词。书中英文原文与中文翻译并列,我会对照中文标注原文中的词汇,并着重记忆每篇文章后面的注解。第一轮真题练习在暑期开学前告一段落。我没有深入探究错误的根源,认为问题主要出在词汇不熟、句子理解困难上。因此,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熟悉真题,积累词汇和表达。
暑假期间开始了第二轮真题训练,得益于前期的积累,这次的表现有所提升,每篇阅读的错误数量减少了,最少错两题,最多错三题。看到自己的进步,我更加坚定了从真题中学习单词和短语的决心。七月中旬,第二轮结束,九月至十月进行了第三轮,这一次我开始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探索出题模式,但仍没有着手整理错题和单词,只是持续记忆单词及阅读原文。到了十一月,我每天下午按照考试的标准,完成至少四篇阅读并改正错误,同时记录那些还不熟悉的单词。次日早晨,我会先回顾前一天整理的内容,下午则继续做题和整理。十二月,阅读理解的训练并未松懈,我还加大了对作文的投入,研究历年真题的作文,并尝试自己写作。由于素材匮乏,我购买了作文预测书,参考何凯文的英语作文冲刺讲义,大约写了十篇左右,然后重点背诵。此刻,我集中精力记忆自己笔记上整理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其实,我并没有做很多模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刑事诉讼法,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程序正义的基本原则,如无罪推定、疑罪从无、辩护权等。你需深入研究每一种程序的流程,例如逮捕、起诉、审判等,并能对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刑诉中的证据规则也是考试的重点,包括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要能够灵活应用到案例中。
民事诉讼法则更侧重于实体权利的保护和纠纷解决。主要关注点包括诉权、管辖权、诉讼时效、调解、判决等内容。民事诉讼法的学习需大量的案例分析,凭实际案例来理解和记忆法律规定,要熟练掌握各种诉讼程序,如起诉、答辩、反诉等。
至于法学综合,这涵盖了广泛的法学知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多个领域。宪法学要理解国家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则需熟悉物权、债权、人格权等人身和财产权益;刑法则要理解犯罪构成、刑事责任等。这个部分需广泛阅读,建立全面的法学体系。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三点:一是定期复习,每天都要回顾前一天的内容,每周做一次全面梳理;二是做笔记,将重要概念、条文用自有的语言重新整理,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方便后期复习;三是实践应用,尽可能多接触案例,凭模拟法庭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