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水利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电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硕士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水利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投入回报率比较高的课了,我从七月中旬才开始看,感觉时间够用了,就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看完一章就做相应部分的一千题。马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重点是听老师讲课,我还蛮喜欢老师的风格,会举很多例子来帮助理解。到了十月初,第一轮结束,后来又用了一个月把一千题又仔细做了一遍,之后用一周把真题中的选择和马原大题做了一遍。十一月份出了肖八,只做了选择和马原的大题,剩下的几道大题看看答案就行。到了十二月,又上了冲刺课程,效果一如既往的好,肖四出来之后就是疯狂背书,肖四是必须要背的,后期我背了肖四的大题还有米鹏压题讲义中的题,帮助还是很大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时,务必避免“空想而不实践”的错误态度。总体来说,考研数学的学习步骤建议如下:首先吃透教科书,接着精读复习大全,然后完成660题,紧接着初次研习历年真题。如果在做完660题后仍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尝试400题。无论如何,“教科书—复习大全—660题或440题—初次做真题—再次做真题”这一系列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考研英语大纲要求的5500个词汇量是备考的关键,然而,大部分考生都在记忆单词的艰难任务中挣扎。我在初次考研时就败在了大约三分之二的生词上。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能大致识别单词,解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阅读理解占据了英语考试的主要分数,自初中起,我就对此颇有自信,阅读速度快且准确率尚可。
充分利用真题至关重要。我一共做了三次,每次的表现都有所提升,当然,有些题目到最后我已经熟悉到不用看完全文就能选出答案。让我最头疼的就是新题型部分。起初,我迅速完成了历年真题,感觉做起题来犹如神助。那时我以为新题型并不难。然而,一个半月后做第二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错了那么多,我当时也是懵了,不明白为何第一遍正确,第二遍却失误连连。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是个谜。到了第三次,虽然比第二次稍好,但仍然不如第一次。如果非要说个理由,只能说可能是缺少了第一次的那种直觉吧。新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七个句子挑选五个放入原文,另一类是排序题,后者确实颇具挑战性。考前一周,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因为这种题型的成绩总是飘忽不定,这对于喜欢掌控一切的摩羯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不过,应对新题型有个诀窍,那就是保持冷静。无论难度多高,都要耐心寻找线索,专心致志。要做到这点,前提是在之前的题目上提高速度,为新题型留出充足的时间。幸运的是,今年并未考查排序题,我也发挥了不错的水平,真是谢天谢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它涉及到流体静力、动力学以及水工建筑物中的水流问题。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例如,流体的压强、流速、流量等基本物理量,以及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基础理论,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我会建议你经常回顾这些基础知识,确保对其有清晰的理解。
对流体力学部分,要注重理解和应用伯努利定理,这是解决许多流动问题的核心工具。不可忽略边界层理论,这对理解和分析实际工程中的阻力损失问题至关重要。你凭做题来加深对这些理论的应用理解。
再者,水工建筑物部分,如水库、堤坝、渠道等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这部分知识往往需记忆一些公式和设计规范,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这样会更有助于记忆。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练习”是最有效的方式。理解理论,凭大量的习题去巩固和深化理解。我通常会在课后立即做相关的练习题,这有助于及时消化课堂知识。找一些历年真题来做模拟训练,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
别忘了定期复习,尤其是在临考前,把所有知识点梳理一遍,对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对比记忆,这对提升应试能力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