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政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高中时期我专攻文科,因此对此不太关注。但我想要强调的是,无论学科背景或基础知识如何,每一科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不同阶段的重点会有所差异,但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急躁。关键是根据自身当前的情况,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举例来说,如果你是理科生,政治相对薄弱,那就不能轻易放过,需要尽早着手准备。
我在复习政治时起步较晚,直到九月底才开始阅读大纲解析,也就是所谓的“红宝书”。然而,书中的字体偏小,且难以分辨重点,导致我阅读兴趣渐失,最终选择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来替代。后续的资料,我也主要依赖于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在掌握知识点后,我开始做1000题,我认为这些题目虽然变化多样,但基础仍然是教材,因此做题时需专注。考试时,避免因课本上的基本知识丢分至关重要。完成1000题大约到了十一月中旬,接着我又重温了一遍知识点讲解。最后阶段,我购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以及“20天20题”,集中精力背诵大题。
回顾复习经历,我发现政治的投入与收获成正比,效果也较快显现,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松懈。这意味着直至最后一刻,都不能放弃任何可能,十一月和十二月是黄金复习期,务必充分利用。选择题往往决定成败,因此要深入理解知识点,其命题虽灵活却离不开基础,时政部分则要在考前多加关注。了解历年试题的风格,可以帮助找到答题的感觉。考试时,回答论述题要尽可能详尽,条理清晰地作答。理解题目的意图,将记忆中的内容与题目关联起来,尽量填满整张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9月份开始看张剑的那本真题,我是按照四个步骤来看的。第一遍,先做一遍,当然,不查单词。第二遍,查找文章中的生词,再做一遍。第三遍,看解析,并把文中觉得好的短语和句子摘抄出来。第四遍,把全文翻译一遍。整个过程是很慢的,基本上一天一篇吧。但这样做有很大好处,既能够熟悉单词,查找自己出错的原因,分析真题出题类型和风格,还能锻炼翻译并未写作积累素材。这个方法也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并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利用,效果还是蛮明显的,大家感兴趣可以试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的基础,它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理论流派,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的经典理论,再到后来的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主义等。理解这些理论不仅需广泛阅读,更需深度思考。我建议大家先从原著入手,理解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和逻辑框架,再凭参考书目和论文来深化理解。要善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也能提高分析能力。
社会研究方法则是进行实证研究的工具箱。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涉及到抽样设计、数据收集(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数据分析(描述统计、推断统计、质性分析等)等环节。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需大量的练习。例如,你尝试设计一份问卷,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或者阅读并解析一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了解其研究过程和方法。理解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也非常重要。
对复习,我个人建议采用“读-记-练”的模式。首先是阅读,不仅是课本,还包括相关的学术文章和案例;其次是记忆,理论部分需关键概念和观点,方法部分则要熟记操作步骤;是练习,无论是理论的论述题还是方法的计算题,都需凭做题来巩固和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将知识点归纳成图表或思维导图,这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我也积极参加讨论小组,与同学交流思路,互相解答疑惑,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