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当十一月来临,考研的脚步逐渐逼近,我们便切换到备考的高强度记忆模式。在这个阶段,最主流的参考资料组合是“风中劲草”配合“肖八”与“肖四”。风中劲草专为选择题设计,书中的关键点用各种颜色标注,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个人仅浏览了一遍,但身边的许多同学都反复研读了数次。它的内容精炼,我也是反反复复地背诵,直至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因此,我的体会是,选择那些让自己更容易理解和适应的资料更为重要,质量胜于数量,关键是真正领悟。对于“肖八”的选择题,它们可以帮助发现知识盲点;而“肖四”的大题则是每年考试的核心部分。历史数据显示,“肖四”常常命中一些大题,今年也不例外,它预测了几道大题的主题。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虽然材料相似,但问题的角度可能会有所不同。针对今年的试卷,我觉得单纯抄袭“肖四”的答案并不理想,最好是结合题目材料,用自己的思考来回答。尽管如此,我还是坚信熟练掌握“肖四”至关重要,因为它的答案确保我们在考场上有足够的素材,并能灵活地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输出。
考研数学方面:
最后15天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很少,但肯定也要练练手,数学是一放下就会手生的学科,在这期间我也过了遍复习全书错题本,真题也匆匆过了一遍(结合自己总结的题型),最后还买了最后冲刺超越135,但因为时间有限只是做了考前预测部分,在开考前一夜我还做了数学练手,因为我知道政治英语目标是过线,拉开差距很难,所以大头在数学和专业课;
考研英语方面:
然后我写作文写得很早,我10月份差不多开始看作文了,我每隔一两天写一个作文,给老师批改,当然后期差不多天天都在写,所以到考试的时候感觉那个写作文写下来随便都不止200多字,往往还要删一点。当然这个时候我也有自己的模板,我看了作文书,然后自己跟老师学了很多,然后总结,哪一句话应该写什么,我每一句还做了编号,哪些单词可以替换,当然看到好的就记录下来写在本子上就相当于积累,就感觉像厨子写作文的好词好句。我没有在网上找那种模板,全部都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大家都在说反模板,所以每个人应该自己总结出自己擅长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球科学概论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地质历史、地壳构造、岩石矿物、地貌学、古生物学等。这些基础知识如同拼图,只有把它们拼接起来,形成对地球全面深入的理解。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我会建议每天花一定时间阅读教科书,理解并每个概念,配以相关的图表和示意图,帮助记忆和理解。
实地考察是地球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京大学有丰富的野外实习机会,利用这些机会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际的地貌特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理解和应用。每次外出,我都尽量详细记录,尝试用学到的知识解释所见,这样既能提高观察能力,又能巩固理论知识。
再者,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部分。凭学习地球的历史,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地貌和地质现象。例如,了解板块构造理论帮助理解地震、火山活动的原因,以及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对这部分,我建议结合年代学和古生物记录来加深理解。
数学和物理在地球科学中也有重要应用。例如,地质力学需用到力学原理,矿产资源的定量评估则需统计和概率知识。提升这些技能能帮助更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经常参与讨论组和研讨会,凭与同学们的交流,我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发现自有的盲点,也激发了我对地球科学更深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