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政经济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华东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每日我会浏览一两节大纲解读,接着研读风中劲草,这两部分的顺序偶尔会调换,随后我会练习1000题,并核对答案。接着,我会追溯大纲解析的来源,以此加深记忆和理解,大部分内容都能掌握,但一些关键题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的部分,需要深入剖析。初期的基础复习阶段,不必过早担心主观题,从选择题的角度去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即可。
接近考试时,我通常会做近一年的真题,仔细阅读后面的解答,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套书还附带了一个知识框架表,挺有用的,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我反复查阅)。至于模拟试题,我熟悉的是任汝芬系列、肖秀荣的8套卷和最后的4套卷。不过,我发现任汝芬的试卷质量不太符合我的期待,所以我选择了放弃,专心于4套卷并认真完成。到最后冲刺阶段,疯狂背诵试卷上的主观题至关重要,今年有不少题目被准确预测到了。
真心推荐,真题极其重要,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非常出色。此外,他的8套卷也是经典之作,选择题务必认真对待,大题则关注解题思路,熟悉即可,无需死记硬背。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水平中等偏上,与政治科目相当稳定。尽管我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表现欠佳,六级考试勉强过关,但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一定优势,可能是因为我偶尔会浏览英文网站或阅读英文新闻。据我所知,考研英语的挑战不仅限于词汇和语法,还包括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时,即便理解了文章和问题,仍可能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首要任务当然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俞敏洪编写的无序绿皮单词书。实际上,任何单词书都可以,关键是持续记忆,不能懈怠。到了复习后期,主要依赖真题来学习单词,前期则以单词书为主。无需赘言,英语真题至关重要。我使用的是历年真题深度解析。同时,我参考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以便对比和借鉴。我一开始就尝试做真题,从难度最高的2010年开始(成绩并不理想)。这么做是为了表明近年来的试题相对较易,但我们应做好应对最难题目的准备。起初,我在阅读部分犯了不少错误,大约错了七八个,后来我发现我倾向于凭自己的逻辑解题,而非依据文章寻找答案。考研英语的答案必须直接来源于文章,不能主观猜测。经过努力,我在后期将错误控制在五个以内(这是初次做的错误率,之后真题主要用于自我评估)。对于长难句,我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翻译题,而在阅读部分,只需大致理解句意即可,因此掌握基本语法足以应对考研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从第二次做真题开始,更重要的是分析,识别陌生词汇,注意常见短语搭配,反思自己为何反复陷入命题陷阱…这些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察觉。至于具体做了多少遍,我没有计数,只是不断地重复训练。到最后,我一看见首句就能大致猜出文章主题和题目。作文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我从九月底开始关注王的作文并进行背诵。我主要背诵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多年的真题,没有额外背诵押题作文,因为我实在来不及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法学是一门融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它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规有深入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在学习时,我建议先掌握基础的法律条文,尤其是我国的主要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结合实例分析,理解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和效果。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环保政策和案例,这不仅能帮助你理解理论,也能为论述题提供素材。
法学综合则涵盖了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需广泛阅读和深度思考。我发现,构建一个清晰的法学知识框架至关重要。例如,从总论出发,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再逐一分支深入,如物权、债权、刑事责任等。在这个过程中,案例分析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它们你看到理论如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定期复习和做模拟试题也是提高记忆力和应试能力的有效方式。
对记忆量大的知识点,我会采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即在学习后的不间段重复回顾,以巩固记忆。对复杂的概念或理论,我倾向于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这样既能理清思路,又便于查找和回顾。
我强烈推荐参加学习小组或者找一位研友,共同讨论问题,互相督促,这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动力。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身心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