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会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会计系会计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厦门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过早投入可能会分散其他科目的精力。的确,与高考不同,自2010年起,考研政治的50分分析题全都是基于当年的重大会议和人民日报的重要社论来命题的。因此,提前太久开始复习可能难以把握关键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推迟学习,因为选择题部分始终重视基础知识,需要扎实的学习。推荐使用肖秀荣的系列教材,他的书会有详细的时间规划指导购买哪本。不过,他的《知识点提要》内容过于繁多,一般人很难消化并记住所有内容。你可以考虑阅读任汝芬的《序列二》,确保掌握基础知识点,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近现代史中的固定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非文科生来说有些挑战,但我有一套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足以应对10分的分析题。至于其他部分,肖秀荣的书已经足够用了。
最重要的书籍是《教育部政治大纲》(俗称红宝书),通常在9月中旬发布,这本书是必买的,但如何阅读它是一门学问。由于其文字密集,大部分读者可能会感到吃力。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强,不必逐字逐句背诵,第一个月内至少要完成第一遍通读。重点记忆加粗字体,而小字部分则像对待选择题那样去记忆。配合1000题来巩固基础效果更佳。12月发布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要反复背诵,这些将成为你在考试中答题的模板。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一学的高数真的基本全部忘光,所以重新买了同济和浙大的数学教材重新开始学习,看完一节做一节的习题,因为大三专业课很多,所以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真的特别少,所以没能自己独立做课后题,都是直接看着答案做的,可想而知看了一遍教材之后掌握的并不是特别好,之后开始做复习全书,备受打击,自己基本不能完整的做出一道题,所以直接开始重头学习,进度虽然会比自己走马观花的看书慢一点但是会有很大提高,锻炼解题能力。就这样跟着老师一边上课自己一边做全书,发现已经少有不会的题了,也就一章最多三四道的样子。在这里我要明确一下,并不是看的遍数越多掌握的就越好,只有自己面对问题能够有思路,能独立解决才是最好的,我虽然没有看很多遍,但是每一遍的质量都很高,配合用的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有买了一套空白的真题卷子用来做第二遍,期间做了一些模拟题,比如合工大五套卷等等。。。提醒大家看全书和辅导讲义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笔记总结,这样以便于后期做真题的时候翻阅。
考研英语方面:
重视真实考试题目!对于英语备考,没有什么比研习真题更重要了。一旦你大致掌握了词汇,就应该着手开始做真题阅读。由于英语真题数量有限,务必深入细致地研读,直到每个句子、每个单词都了如指掌。我通常会设定15分钟的时间限制来独立完成一篇文章,接着核对答案,查找生词,并一字一句地在笔记本上翻译,再对照答案修订我的翻译(这同时也锻炼了翻译技巧)。此外,还要识别每道题目的命题关键和潜在陷阱。这个阶段的学习可能会很艰难,但只要你持之以恒,你会明显感受到英语能力的巨大提升!我就是这样反复研习了三遍英语真题。此后,当你再接触模拟题时,你会觉得轻松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活动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并掌握各个管理模型和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案例分析也是提升理解的重要方式,凭实际企业的运营情况来应用理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管理学还强调批判性思维,对每个理论,都应有独立思考,理解其适用场景和局限性。
管理经济学则更偏向于经济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这需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解供求关系、市场结构、成本理论等内容。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将经济模型与管理决策相结合,例如,运用边际分析法去决定生产量,或者利用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投资决策。管理经济学的学习不仅需理论知识,也需定量技能,掌握好基本的数学工具,如微积分和统计,是非常重要的。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这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我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凭与同学的交流,我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能帮助我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这对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点非常有帮助。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管理学还是管理经济学,都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比如,管理决策往往基于经济原则,管理理论又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融会贯通,建立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是学习这两门科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