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电子信息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想要考高分主要是在于客观题,主观题其实最后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差距,肖秀荣老师的肖四和肖八熟背就可以了,我也是主要跟着肖老师复习的政治,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和真题,我从8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首先是精讲精练看一遍,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时间,其他时间是复习专业课和英语,第一遍看书的时候配合1000题来看。看一章做一章的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然后错的地方在书上找到标注出来,1000题我没有做大题,主要就是拿来练选择题的。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9月中旬开始看第二遍精讲精练,这一遍是重点看马原,毛中特和第一遍时在书上画的重点,其余的可以不看了,第二遍是配合着真题来看,我是做选择题,然后大题看着答案过一遍,之后就是肖八和肖四了,肖四出来的比较晚。之前可以好好地做肖八,我是在上午看着时间做肖八,因为政治是上午考的嘛,大题没有全部写在卷子上,只是写总结的话做的比较快,肖八的大题其实看熟练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完全背下来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能背下来是最好不过了。肖四的大题是一定要熟背的,我还买了任汝芬最后冲刺试卷,其实内容是差不多的,能背熟一套就可以了,主观题可以在最后冲刺复习,但是客观题是要平时积累的。
考研数学方面:
一直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成绩也一直挺好,本科学的金融,数学上数学分析啥的,整个大学过去,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所有数学都是满绩点。数学这块我用的参考书是李永乐的三套装: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真题。每天三个半小时复习时间按部就班的来,等到各种套卷出来可以选择的做。我当时除了这三套装,还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然后就差不多考试了。针对数学错题,我建议做题做倦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类似题不会做时候拿出来看。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确保搜集齐全所需的资源,比如张剑的英语阅读材料,胡敏的语法书籍(可以选择性阅读,主要用来重温英语基础知识),以及过去二十年的英语考研真题解析。别忘了张剑的英语写作教程和新题型专项训练。每天坚持一篇英语阅读并记忆单词,推荐遵循《十七天背诵GRE单词》的策略,即在半个月内迅速多次地重复记忆单词,这种方法在网上可以找到。初期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半个月后你会发现英语变得愈发容易,对此必须有信心。词汇量和复杂句子是根基中的根基!务必掌握单词并练习分析长难句,你需要设定一个目标,在暑假前尽可能多地反复记忆单词。长难句的处理同样重要,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尤为关键,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弱的人来说更应重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人工智能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在机器学习部分,理解并掌握各类算法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SVM、决策树、随机森林以及集成学习等至关重要。对这些算法,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工作原理,还要能够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梯度下降、最优化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在深度学习领域,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是核心内容,你需深入理解其结构与工作方式,尤其是池化层、激活函数、反向传播等关键概念。LSTM和GRU这类改进型RNN的理解和应用也是考察的重点。强化学习的基本思想和Q-learning、Deep Q-Networks(DQN)等算法也需有所了解。
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词嵌入模型如Word2Vec和GloVe,以及基于Transformer的BERT模型是重要考点。理解这些模型如何处理文本信息,如何进行情感分析、问答系统等任务,都是需掌握的技能。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理解。大量的实践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关键,尝试参与开源项目,或者自己动手实现一些小项目。刷题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Kaggle上的数据科学竞赛,LeetCode的编程题目都能帮助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关注AI领域的前沿动态也很重要。例如,在arXiv上追踪新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论坛的讨论,这些都你保持对最新技术的敏感度。
好的时间管理和自律性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关键。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在繁重的复习中保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