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外国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南京大学外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参加考研辅导课程确实很有价值,毕竟大学期间对四门科目的学习深度大家都心知肚明。选择题是个关键,占据了半壁江山的50分。有种观点认为,你的政治总成绩大概是你选择题得分的两倍,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选择题的成绩直接反映了你的知识掌握程度。无论你选用的是任汝芬的教材、肖秀荣的书籍,或者是1000题或1200题,认真刷题是必不可少的。做题时避免边做边查答案,完成后再去核对。错误在所难免,但重要的是要理解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出错,这样必定能有所提升。至于大题,大部分人在考试前两个月或一个月会感到无从下手,觉得根本不会答题,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大题主要依赖于考前冲刺阶段的记忆背诵。我是在距离考试约一个月时开始背诵的,主要参考资料包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肖四以及任四的大题部分。我个人更倾向于肖秀荣的书籍,尤其是肖四中的大题,几乎需要全文背诵。另外,从现在开始关注时政也很有益处。尽管时政所占比重有限,但无论是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毛泽东思想和近现代史,它们的论述往往与时事紧密相关。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本人比较喜欢英语,当然英语也比较好,做数学题的空隙每天拿出两个小时做英语阅读简直是享受(可能很少有人有这种感觉吧)。我就是铁打的每天两小时英语,一直坚持到了初试的前一天(考之前还做了两篇练练手)。我记单词没用过什么恋恋有词之类的,就是从98年真题开始做,每做一篇把每一个不熟悉的单词记在一个本上,重点就是每天有时间就看这个本。我觉得这样才能抓住考研词汇的重点,做的多了就知道哪些是高频词汇,哪些是容易混的了。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做过的文章默读,当做故事来读,通过情景记单词也是一种强化。到底英语就是单词量必须足,不然阅读做起来你绝对有想哭的感觉。然后就是语感的培养,好多人问过什么叫语感,这个我也说不出来,自己悟,大概是一个长难句你让我说出来具体意思可能很难,但是看过后用语感带出你能知道个大概的意思,反正是很朦胧,但你看题目,就能通过你理解的大概意思选对,很管用。我训练语感就是通过不断地读,不断地读,不断地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慢慢地对于很多人来说长难句需要一点点的抠,我就只需要扫过一两遍就能搞定。你做题的时候不需要搞得特别明白,做对才是王道,分析的时候才需要好好搞明白,一天基本就是四十分钟做两篇阅读,然后用一个半小时有时候两个小时去整理生词,全文翻译(一句句的翻,这个懒绝对偷不得,你偷了懒,最后全得自己受)。我做英语几乎是从五月份就开始卡点做阅读,一篇绝对不能超过18分钟,事实证明对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我觉得真题本来就不多,你如果每一篇花半个小时来做来研究真的是浪费了练手的机会,我每天英语只花两个小时,如果你觉得对你来说太少可以多一个小时,但建议不要超过四个点,因为还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数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哲学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现代哲学等多个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在复习这个科目时,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我会建议大家先从时间轴的角度去梳理各个哲学家及其主要观点,理解他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和发展的。深入阅读原著是必不可少的,因哲学的理解往往需直接面对原文,感受其逻辑的力量。做笔记并进行定期回顾也非常重要,这能帮助你巩固记忆,并逐渐形成自有的思考框架。
现代西方哲学是一门深奥且充满挑战的学科,它涉及到的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诸多领域。对这个科目,我的策略是抓住每个流派的核心观念,理解它们对传统哲学问题的解答方式。例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萨特的自由选理论,或是福柯的话语权力观等。这里,推荐阅读一些入门级的教材,如《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等,它们能帮助快速进入主题。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到研友一起探讨,深化理解,也能激发新的思考。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比“广读”更重要。哲学的深度远胜于宽度,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大量名词更重要。尝试用自有的话来解释复杂的哲学概念,也是一种很好的检验理解程度的方式。定期写作哲学论文或短评,帮助理清思路,训练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