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精要》(通称“红宝书”),内容丰富至极,满页文字密集,无明显重点,却构成了基础知识的核心。《风吹劲草》三部曲,出自民间作者之手,品质尚佳,然而其中涉及的深度探讨在实际考试中几乎不会出现。对于文科生自不用说,理科生面对政治题也不应过分执着,以免浪费精力。此书以简洁明了的方式突出考点,并用色彩区分,利于速记,是短期冲刺的理想助手;它包含大量侧重细节的单项选择题。《最后四套题》出自肖秀荣老先生之手,他曾长期担任出题小组成员,预测精准无误。他的试题集是必备的。至于《时事政治》,原书名我已忘却,仅是个小册子。我只浏览了四分之一,而《风中劲草》的知识点则复习了两到三遍,做了一部分习题,但对于最后四套题,我深入研磨多次。在政治科目上,分数损失往往源于选择题,想要提升几分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政治的琐碎知识点繁杂不堪,耗时巨大,实在不划算。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部分可以先过一遍课本,简略点就可以,相当于温习,熟悉了内容之后,便可以看复习全书,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看,看完一部分后配以660道题,至于课本的课后习题,不建议去做,量大耗时,吃透书足以。复习过程中对待错题要重视起来,要不断回顾以前的错题,准备个错题集,定期回顾,不要执着追求难度,把最基本的题做好,你就拿下数学了。需要说明的是,数学试题相对比较固定,甚至到了第一道题固定出什么,第二道题固定出哪个部分的境地,同样,数学有科目的通性就是量大,所以对解题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你需要做的就是又好又快。
考研英语方面:
整个复习过程我都是分块复习的,先复习阅读,然后新题型,然后完型,最后是作文。但一直没有完整的做过套卷,虽然每一部分能把握好时间,但考试当天完整的做下来时间就不够了,完型没有时间做,题都没看,全部是瞎蒙的,大家一定吸取教训,不要无故失分。最后客观题扣了一分,还有18分来自翻译和写作。个人认为写作占了绝大一部分,完型和翻译倒不用刻意准备,历年阅读文章需要研究。我的方法是,每天一篇,首先计时做完题目。然后逐字逐句翻译,我并没有写下来(觉得太浪费时间),就不会的句子在书中结合解析做出标注,不懂的单词也不要落下。如此研读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最后才是题目,错项和正确项都要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于写作,遥想那些个清晨,朗朗书声在教学楼顶盈盈绕绕,三日不绝……其实我对写作已经比较重视了,奈何没有学好方法论,背过的文章就好比解放西的美女,只是当时觉得很美,到了考场一个都没有想起。至于练字,我也试过,也有模有样,只是考场时间紧张,原形毕露。如果要练,一定要提高速度,让它成为你的日常!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在于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分析等。你需深入理解价格如何由市场供求决定,消费者如何做出最优消费决策,企业如何决定产量以最大化利润,以及垄断、寡头、竞争市场的区别和特性。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框架,也是考试的重点。
掌握模型构建和计算技巧。例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模型,企业的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函数模型,这些都是微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你需熟悉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模型进行问题求解,因考试中往往会有大量的计算题。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复旦大学的试题倾向于结合实际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所以你需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阅读财经新闻,关注国内外经济政策,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这对提升分析能力和答题深度非常有帮助。
定期复习和做题是提高效率的关键。你选一本好的教材,比如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配以适量的习题集进行练习。每天坚持复习,定期进行模拟测试,这样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能帮你适应考试节奏。
讨论和交流也是学习的有效方式。参加一些学习小组或者论坛,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共享学习资源,这不仅能增进理解,也能激发思考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