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根据以往的经验,政治复习资料中,肖秀荣的可信度相当高!我购买了他的1000题,在暑期就开始着手,初次练习时结合讲解书同步进行,待到新大纲发布后,我专注于新内容的练习。第三次则是针对错误题目进行复习,第四次则自由浏览错题集。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我做了两遍,尤其是错题,不断回顾。肖四的大题部分一定要熟记,因为今年出现了许多原题,让人不得不佩服肖爷爷的精准预测。新大纲公布后,我推荐阮晔的知识点狂背,它的整理十分清晰且有系统,极大地节省了后期复习的时间。此外,我还抽空看了肖秀荣的历年真题解析、时政手册以及蒋中挺的模拟试卷。保持观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也很重要,如果不能在家复习,可以下载“央视新闻”应用来跟进。主要使用的书籍包括肖秀荣的1000题、肖八、肖四,以及阮晔的知识点狂背。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史上最难,所以分数都比较低。我先把基础打扎实,做部分课后题。然后看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单独买了李永乐王式安讲义。个人觉得,基础和解题方法都要掌握得比较好,剩下的就是刷题了。然后做了最近15年真题。边做真题边做660,400题,张宇的8套4套也做了一部分。其实这些辅导书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弄懂,要比较熟练,特别是要培养计算能力,所有题目一定要自己先做了再看答案。有人问要看了几遍,这是追求形式的。不在乎遍数,而看你到底弄明白了没有。有的内容简单一遍就可以,有的比较难,多看几遍,还跟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考研英语方面:
大家首先端正心态,不必畏难。但是英语学习不能靠突击,必须贯穿备考全程,时刻不能懈怠。这是我准备的最早的一科,大概从四月初开始,正式复习之前我先找来去年的英语真题做了一下练手,一方面能摸清自己的水平,方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能熟悉考研的题型以及难度。关键词:平衡无他,就是四者的平衡。大阅读、翻译、排序、作文,在打下一定基础的前提下(注意了,还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哦),四者并重来复习。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一下,作文是最容易提高的,所以,其实可以在最后一段时间再特别重视作文。关于完型,我是没有细弄的。这个,如果有时间则复习一下,没时间就算,排在最末位,因为完型所占分值比例较低,加之很难保证正确率(其实完型随便蒙一下所能取得的成绩,和仔细复习所取得的成绩,相差无几。所以,复习这个,“性价比”太低),所以属于“鸡肋”题型,是否复习,无可无不可。但是记住,翻译和排序无比重要,“性价比”极高,甚至高过“大阅读”,许多人之所以考砸,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两个题型(或者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两个题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息组织与检索”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理论部分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分类、主题标引、编码规则、元数据等,实践部分则涉及到实际的信息系统设计和检索技术的应用。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的信息处理中去。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深入理解各类信息组织的方法,如Dewey十进制分类法、LC分类法以及各种主题词表的构建原理。这些都是信息组织的基础,需花时间去熟悉和掌握。对元数据的理解也不能忽视,它是连接信息资源和检索系统的关键桥梁。
在实践方面,你需熟悉至少一种主流的信息检索系统,如Lucene或Solr,并尝试自己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检索系统。凭实际操作,你更好地理解信息如何被索引、存储和检索,这对深化理论理解非常有帮助。参加一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项目或者实习,也能你从实践中获取宝贵经验。
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重视案例分析。我会找一些真实的案例,比如图书馆目录的编制,网络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等,凭分析这些案例,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多做练习题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不论是选题还是论述题,都能帮你巩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特别是论述题,它往往要求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对你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验。
我强烈推荐参与学术讨论和小组学习。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激发思考,发现盲点,甚至可能碰撞出新的见解。教师的指导也至关重要,他们的经验和洞见帮助避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