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上,我认为研读四本书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核心概念和定义,它们构成了理论基础。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再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比如通过解答真题来检验理解程度,能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认知。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倾向于采用反复阅读的方法。当其他科目的学习让人感到疲劳时,政治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放松选择。对付多项选择题,关键在于多加练习。至于主观题,不必急于一时,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在后期集中背诵;但如果你提前多次预习,后期的记忆速度会显著提高。进入12月份,务必熟记《肖秀荣命题人预测四套卷》(要求全面掌握)+《风中劲草时事热点+时事习题》(分门别类记忆,完成习题)+《蒋中挺客观题应试宝典》(作为辅助记忆工具)+个人整理的重点难点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我学英语从来没有怎么背过,在考研复习的时候,阅读也是要反复读的,尤其是2000年之后的。读的好处:一练预感,二记单词。英语很依赖预感的,你读的多了,不仅完型准确率会提升,阅读准确率也能提高。因为读的快,自然会节约时间,多检查一遍,也能多发现问题。单词就不用说了,个人感觉读着记比死记硬背强多了。阅读是要翻译的,我感觉还是要写下来,而不仅是脑子里想想。你一写就会发现,翻译的多数不通顺。你写得多了,以后做起翻译来就有用了,会快一些。今年的阅读确实有些变态,第一篇就没看懂!但是题目确实也不难!“内容难则题简单”很对的,出题的不会费尽心机地难为我们的。后面的阅读做得时候也晕,某些选项很能误导考生,要仔细辨别的,不能想当然。平常我阅读一般从四个左右,顶多六个吧。最后三年的错两三个。。。。因为我很仔细很仔细的对照原文,有点点错误都不选的。所为点点的错误,就是单词不是完全一致!多一个少一个单词,题目答案的意思和原意就会差很多的。看起来很像,所以很有误导性。排序题最变态,不仅考了仅考过一次的那种题型(本来还跟同学说绝对不好考的。。。)。英语不好的,至少要错两个。句式背背就是,要学它的写作思路,因为句型到了最后,真的很难硬套的。。。小作文,格式很重要,句型简单易懂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通史,这是一门需深度理解与广泛记忆的科目。我建议从宏观历史脉络入手,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如秦汉的统一、唐宋的繁荣、明清的社会变迁等。要深入研究每个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比如四大发明的产生背景及其影响,这不仅有助于理解科技史,也能为综合科技史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阅读权威的历史教材和参考书籍是必不可少的,利用时间线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能帮助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综合科技史的复习则需更精细的分析和思考。这个科目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等多个领域,你需对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他们的贡献有清晰的认识。例如,了解牛顿三大定律的意义,或者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我建议凭阅读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并尝试自己去解析和评价这些科技事件的影响。科技史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科学精神的理解,所以在学习中,不仅要关注事实,更要理解和领悟背后的科学思想和人文价值。
在实际复习中,我会定期做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并及时补充。我也积极参加讨论小组,与他人交流,凭他人的视角和理解,我能发现更多自己忽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