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经济系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倾向于认为政治备考不用过早启动(十月开启复习也完全来得及)。参与辅导课程在我看来也是颇有益处的。复习政治的核心是依据大纲,但我个人并未深入研读,大致浏览了一遍而已。接着我完成了3000题的练习,之后重心转向了主观题的记忆。实际上,直到考试前一个月我才大幅增加在政治上的投入,在那之前,我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专业课上。然而,我发现由于对大纲的粗略阅读,我在选择题部分失分严重。鉴于时间紧迫,我只能通过大量做选择题,找出知识盲点,然后再回溯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至于主观题部分,最后一个月的冲刺至关重要,绝对不能轻视政治的学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实在记不清自己究竟刷了多少遍真题了,反正次数多到数不过来。刚开始时,我会完整地一套一套做,然后逐渐转为按主题板块来练习。你会发现,从十年前开始,试题的出题模式逐渐显现出规律。这时,你需要去挖掘并总结这些规律,找出真题背后的知识点,这是个极其关键的步骤!随着不断练习,做题速度自然会提升。建立一个错题本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整理笔记也非常重要!我个人喜欢用A4的活页纸,这样便于整理。说实话,到最后整整用掉了一包,500张纸都不够用(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满满的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就从未中断。而我在七月份以前,对于英语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背单词。很多同学提出在阅读中背单词,也许对某些人适用,但在我看来大概不太可能有什么效果。踏踏实实的买一本单词书,稳扎稳打,背每一单元时都确保自己完全背熟,每隔几天返回复习。每次背诵或复习时,都在单词上面标注日期及背诵的效果,这样就做到了对自己背诵程度了如指掌。有了单词的基础,当阅读训练开始时,你会发现如有神助,当满篇阅读中大多数单词都认识的时候,自己首先在心态上就会更加放松和自如。首推张剑的黄皮书进行阅读训练。虽然难度略大于真题,但就与真题的切合度而言无出其右者。因为难度略大,所以训练时即使错的很多也不用气馁。而对于真题的训练,绝对是英语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反复做三遍是至少要保证的。第一遍可以尽早做,7月或8月,做时应有一定的单词和阅读训练基础,做后只对答案,不看解答,努力使自己不留下深刻印象。之后潜心训练阅读,一个月之后再做,这时候对于真题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避免记住正确答案的尴尬。这时在仔细地研究,此时也要推荐张剑的真题详解,内容较为详实。除了阅读外,作文也是必须练习的项目,而其他诸如完型、翻译,稍加练习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核心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这些模型至关重要。例如,财政政策如何凭改变政府支出或税收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如何凭利率变动来调节经济。深入理解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如 Mundell-Fleming 模型,也是必不可少的。
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如何选,企业如何生产。基础概念如供需理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等要扎实掌握。特别要注意弹性理论的应用,比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它们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市场结构分析,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等,需理解每个市场的特征和厂商的行为模式。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尝试将理论应用于现实案例,比如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答题的灵活性。做题是另一个关键环节,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模拟试题,都能帮助你检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思路。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
建议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学习,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这样的互动能提升学习效率。保持好的心态,面对困难要有耐心,自己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