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山东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十月份以后开始的。我看了一遍红宝书,边看边做肖1000。选择题是政治的重点,尤其是多选容易拉开差距。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很认真地看了一遍,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做了一遍。然后就上真题了,前边看过的总忘。肖秀荣知识点提要就看了看上面的结构图,考点预测陆续背了下,感觉任务量好大,最终只能把肖4认真做了,背了肖4后面的题目。奇怪的是,考试考的不少题答案出自肖4,不可思议。所以关于政治这一科,我希望大家可以上点心。不能完全像我一样马马虎虎的对待这个事情,因为必定政治还是一个很主要的学科,影响着大家的总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是至关重要的,缺乏词汇量会让任何技巧都显得无力。起初,我只是单纯记忆单词,第二次复习时,我会结合例句,特别是那些常见词的不同含义。第三次,我会查看例句中的注释,专注于记忆单词,至少要完整过三次单词书。我从头至尾背诵,然后反过来再从末页开始,如此往复。接下来是做题,我以张剑的150篇基础篇作为起点,逐渐适应阅读理解的过程,不过并不推荐过多练习。随后,我购买了早期年的真题来实践,尝试了几年后,便直接进入近十年的真题阶段。如果时间允许,我建议先做一遍1997年至2004年的真题,查阅不认识的词汇,解析复杂的句子,之后再处理最近的真题。我自己做真题时遵循五个步骤:首先独自完成,对照答案找出错误,但这通常很困难;其次,理解全文,包括词汇和复杂句子,分析文章架构;再次,回溯原文,精确找到答案所在;接着,参考黄皮书的解析,总结每个错误选项的由来;最后,翻译原文,但由于时间紧张,这个步骤我没有持续太久。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强烈推荐认真完成第五步。在考试之前,可以做一些模拟题。至于作文,由于北京统一阅卷,我准备了两句标准开头,其他部分则根据实际情况现场构思。当然,这是基于平时的积累。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会摘录优美的句子或短语,整理成册,在考前背诵。对于完型填空,我在考试中留到最后做,即使需要猜测也要填写在答题卡上,有时运气好也能猜中几个。我记得在距离交卷只有10分钟时我才开始做,最后5个选择题完全是靠猜测填写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综合的复习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对这些内容,你需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事件、人物、制度及其影响。山东大学的历史试题往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教材是主要参考资料,一定要反复阅读,深入理解。
深化理解和分析能力至关重要。历史不仅仅是日期和事件,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你凭阅读学术论文和研究著作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对某一历史事件,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文化因素等。
再者,练习写作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历史综合通常会涉及到论述题,这就需你具备好的论述能力和逻辑思维。我建议定期进行模拟写作,选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锻炼自有的论述结构和语言表达。也凭批阅他人的作业或论文,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也是必要的。山东大学的题目有时会涉及一些前沿的研究议题,所以订阅一些历史学的期刊,参加学术研讨会或者在线讲座,都帮助你拓宽视野,提高答题的深度和广度。
我强调的是持续性和系统性。历史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学习量,避免临时抱佛脚。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