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药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药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南京师范大学药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从经验中学习,许多同学都认为不必急于复习,只需等待大纲发布后再着手。然而,大纲通常在9月或10月公布,那时专业课和英语的压力已经不小,难以平心静气地专注于大纲。因此,提前每天浏览上一年的大纲至关重要,这样在新大纲出炉时,你才能从容应对。做题同样是关键,1600题是配套练习,虽然部分同学反馈效果一般,但我推荐《风中劲草》系列的大纲解析及其配套题目,至少要做两遍以强化知识。至于大题部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预测卷以及阮晔编写的59道题是不错的选择,2014年,这本书记住了4道大题中的5道。我个人认为大纲是基础,而《风中劲草》同样经典,务必认真对待。我选择的是肖秀荣的书作为最后的背诵资料,相信其他选择差异不会太大。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倾向于多做模拟题的客观题来找出遗漏点。对于主观题,主要依赖于肖秀荣和任汝芬的四套题进行背诵。当然,那时你会发现专业课和政治都需要大量记忆,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但还是要全力以赴去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水平中等偏上,与政治科目相当稳定。尽管我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表现欠佳,六级考试勉强过关,但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一定优势,可能是因为我偶尔会浏览英文网站或阅读英文新闻。据我所知,考研英语的挑战不仅限于词汇和语法,还包括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时,即便理解了文章和问题,仍可能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首要任务当然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俞敏洪编写的无序绿皮单词书。实际上,任何单词书都可以,关键是持续记忆,不能懈怠。到了复习后期,主要依赖真题来学习单词,前期则以单词书为主。无需赘言,英语真题至关重要。我使用的是历年真题深度解析。同时,我参考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以便对比和借鉴。我一开始就尝试做真题,从难度最高的2010年开始(成绩并不理想)。这么做是为了表明近年来的试题相对较易,但我们应做好应对最难题目的准备。起初,我在阅读部分犯了不少错误,大约错了七八个,后来我发现我倾向于凭自己的逻辑解题,而非依据文章寻找答案。考研英语的答案必须直接来源于文章,不能主观猜测。经过努力,我在后期将错误控制在五个以内(这是初次做的错误率,之后真题主要用于自我评估)。对于长难句,我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翻译题,而在阅读部分,只需大致理解句意即可,因此掌握基本语法足以应对考研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从第二次做真题开始,更重要的是分析,识别陌生词汇,注意常见短语搭配,反思自己为何反复陷入命题陷阱…这些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察觉。至于具体做了多少遍,我没有计数,只是不断地重复训练。到最后,我一看见首句就能大致猜出文章主题和题目。作文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我从九月底开始关注王的作文并进行背诵。我主要背诵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多年的真题,没有额外背诵押题作文,因为我实在来不及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综合通常涵盖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事管理等多个方面。药理学是理解药物作用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喻。我在学习药理学时,注重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相互作用等核心概念,结合实际病例进行深入分析,这有助于提升我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药物化学主要研究药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需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我建议大家凭绘制结构式来加深记忆,关注各类药物的典型反应和生物转化过程,这在做题和实验中都非常实用。
再者,药剂学是药物制剂的设计与制备,包括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问题。这部分我主要依赖于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事管理则涉及法规、伦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这部分需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理解和掌握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过程及其质量控制。我常常阅读最新的医药行业新闻,以此来保持对药事动态的关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是最有效的。对复杂的理论,先尝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凭归纳总结、思维导图等方式加深记忆。定期自我测试也很重要,无论是模拟试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能帮助评估自有的学习效果并找出薄弱环节。
我还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学习小组,与同学交流讨论,互相答疑解惑,这种互动学习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保持高效学习状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