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材料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晶体材料研究所材料学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山东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多项选择与主观题:实际上,政治主观题目难以显著区分优劣,因此,选择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我的策略是通过大量练习来提升。题目的来源并不局限,重要的是动手去做。我选择了包含2000道选择题的一本书,内容按照主题和章节划分,先讲解知识点,后附带相关习题,十分具有针对性。我推荐设定一定的练习量,每次固定完成一部分,最好量大一些,以便后期压力减轻。我大约完成了两轮,对重点部分更是反复练习了三次。初期可能会频繁出错,但只要专心致志,错误会逐渐降低。此外,我主张从九月开始复习政治,否则时间过晚会让人感到匆忙慌乱。
对于政治主观题,我采用的是深度记忆法。以肖秀荣先生的四套预测卷为重心(其准确性众所周知),同时涵盖其他资料,务必做到背诵得滚瓜烂熟,确保每个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无一遗漏。这样的准备会让你在考场上有熟悉感,仿佛得到了无形的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一的时候学的高数就是用的自己学校出的,虽然不是很权威但也基本没有错误,用起来感觉比同济的舒服,毕竟自己以前用过,轻车熟路。我复习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先看书后做题,包括政治也是这样,习惯而已。当高数上下册看完后就开始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的前半部分还是基础知识总结,顺着复习,相当于二遍吧,那段时间都是做复习指南,好像做完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以后就又复习了一遍课本,整理一下脉络。然后拿真题试试火,我数学一般都是上午学,因为考研数学是上午考,我抽出上午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找张A4纸把答案写纸上,因为我不爱在书上画,做完后对答案,把自己错的在答案的题号上画记号。别在真题上画,那样下次做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的。因为你考研做题时也是不经意间的错误。其实这些细节无关重要,只是考研时有些神经质了都,细节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一套真题做完,对一下答案,再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一上午也就没了。第一次做真题时感觉很简单,但是就是得不到高分,一是因为真题很多题在复习指南中都见过了,对于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新题目了。二是因为你的状态很放松。做了10年的真题以后我就又开始下一轮的复习,又把教材看了一遍,陈文灯的书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简略了点,毕竟有些你已经很熟了。做题时不会的知识点就喜欢翻书,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有的时候题目很简单,老师一提点你就懂了,而且记忆深刻。我觉得比看答案好的多。因为考研志在必得,所以我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最后冲刺的时候基本看不进去了,就拿老师给总结冲刺资料翻翻,不想做,只看他划重点的题,嘿嘿。
考研英语方面:
准备时候好多人说不用背单词,要在阅读里背单词我不信现在我觉得比较容易接受的说法是:背单词要达到的标准不是会听会说会写会词组知道词源是什么,而是我在阅读里面会不会认出来它。我的建议是掌握最常见的词义,词组的话不要掌握什么后面加ing还是todo(这是为了完形填空),你只要看看那种最最常用的词组,能识记就好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科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物质的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等方面。对这些基础知识,你需有扎实的理解,因它们构成了所有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例如,原子间键合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的理解,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关注晶体结构。无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还是高分子材料,其性能都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理解晶格参数、布拉格定律、缺陷理论等内容,能帮助你深入理解材料的各种特性。学会使用各种晶体结构分析工具如XRD图谱解析,也是这个阶段需重点训练的能力。
再者,材料的相变和动力学过程不容忽视。这涉及到固态反应、扩散、形变等过程,需理解和掌握相关动力学模型,比如Arrhenius方程,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相平衡关系。
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样重要。在实际研究中,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如SEM、TEM、FTIR、XPS等会经常用到,你需了解并熟悉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解读。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讨论,都是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材料科学基础的重要环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配合实验室操作,凭亲手做实验,你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材料科学的前沿动态,也能深化理解,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