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中科院稀土研究院材料与化工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南昌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每年的政治大纲都是九月份才出,之前的各类辅导书都是参照去年的大纲编写的,我个人的意见是,政治之前没有必要复习,等大纲出了再开始复习也来得及。至于买什么辅导书,我买了肖秀荣的强化三件套、大纲解析、风中劲草、肖秀荣形势与政策、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其实肖秀荣强化三件套中的精讲精练就是根据去年的大纲解析编写的,它比大纲解析好的地方就是排版清晰,重点突出,不好的地方就是和今年的大纲解析肯定有出入。我复习的时候用的主要是大纲解析,精讲精练就是用来看看哪边比较重要,然后在大纲解析中标注出来。大纲解析一定要认真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最起码是两遍。第一遍要仔细看,因为好多小的知识点也是会考的。第二遍看主要看你之前画的重点部分,其他部分也得回顾。风中劲草这本书是把重要的知识点摘录出来的,有助于你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第一遍的时候,看一节大纲解析做肖秀荣的1000题,看完一遍,1000题就做完一遍了,把不懂和做错的地方标注出来。看第二遍的时候,再把之前做错的题做一遍。有些人会去背风中劲草,我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我只是看了两遍。最后的背诵我留给了最后四套卷,这边要强调的就是,最后四套卷一定要背啊!!!背得滚瓜烂熟,因为真的会有原题,这边说的原题是考的知识点相似的题。我最后悔的是最后八套卷的大题没看,里面有一题原题(说多了都是泪),所以说,最后八套卷的大题不需要背诵,但要去看看啊!!!
考研数学方面:
我觉得数学就是靠的练题,不是难题,而是真题。首先肯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看一遍,看不懂的就再看一次,实在不懂就先放下接着向下看,不要揪着一个不放,肯钻研是好事,但是人的思维往往很神奇,可能你去学学别的东西再回来学这个,就会看懂了。数学基本是看了一遍,难点看了2-3遍,有时间的可以过两遍,到了十月就要开始做真题了,做题很重要,最好做真题。真题我是从最早的年份开始做的,比较简单点,开始做的时候没敢掐点,因为不太会,后来做熟一点的时候就要掐点了,模拟着在考场,就像是真正在考试一样。每一份真题,做完了一定要分析,看看错题是因为什么,是计算的问题还是知识点的问题,如果是知识点,那么不仅这个题要改错,还要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其他题去做,才算是真正学会这个知识点。如果是计算的问题,还要看看这种计算是不是经常出错,如果是经常出错,那就是有计算误区,最好也去找找这方面的其他题看看。我说的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真的做好的有多少呢?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的关键毫无疑问是阅读,而阅读的基石便是词汇。对于考研而言,总计5500个单词中,有2200个核心词汇是至关重要的,这部分是我们必须精通的。其余部分多数为高中的基本词汇及少量偏僻词汇。假设你能熟练掌握这2200个词汇,对它们的多种含义和不常见意义了如指掌,那么你的考研英语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使用的是百词斩,只需关注其列出的核心词汇,通过单词书来补全剩余内容。持续不断地背诵,直至考前一天,核心词汇至少要反复过10遍。
接下来谈到阅读理解,你需要实现以下目标:1. 理解所有单词的含义,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和不常用意的高频词;2. 能够翻译整篇文章,特别要攻克复杂长句;3. 分析选择题,明白每个选项为什么对或错,掌握正确答案的特征,这些都是需要归纳的规律。这个过程耗时较长,需要多次练习真题,大约两个月后,再次以相同方法复习第二遍,当然,真题至少要做三次:第一次完成题目并分析选项;第二次全文翻译,特别是长难句;第三次再做一次。如此循环,你的基础将无比稳固。其他题型本质上只是阅读理解的不同形式,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应对它们将轻而易举。至于写作,你可以借鉴模板,但也要多背诵优秀范文,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
考研专业课方面: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基础课程,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我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构建了完整的知识框架。比如力学部分,要理解牛顿三定律,掌握质点、刚体的动力学问题;热学则需理解分子运动理论和热力学基本原理;电磁学中,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要深入理解电场、磁场的概念及相互作用;光学主要涉及波动光学和粒子光学,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量子力学虽然抽象,但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是关键。
对每个章节,我都建议先通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做课后习题进行巩固。特别是对复杂的问题,我会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加深理解。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MIT开放课程、Khan Academy等平台上的视频教程,它们用生动的方式解释了一些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
在复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不是死记硬背。例如,我经常凭绘制图表来帮助理解物理过程,或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既能提高兴趣,也能加深记忆。定期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模拟试题或历年真题进行实战演练,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帮助。我参加了一个学习小组,定期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各自的理解,这种互动使我对很多知识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困难时,要有耐心,自己能克服。即使遇到不理解的内容,也不要急于求成,是多花时间去钻研,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