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京国关国关院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国际关系学院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3~5月:我政治还是比较可以,但是依然不能小觑政治,比如马原,把各个原理配合着几个例子弄清楚,这样理解了以后后期复习就不需要死记硬背了。参考资料:肖秀荣的大纲解析、1000题、形势政策、最后8套和最后4套题,《风中劲草》。
考研数学方面:
11月到考前,错题本过一遍,模拟题精点后面有(网上有最后密押几套卷可以买来练一练)一周模拟两次。12月份,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我做的时候总是会因为粗心错一些题目,结果考研的时候也栽了个跟头…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细心的能力。另外,我还做了合工大五套卷,题目质量很好很好,也推荐给大家。最后的冲刺阶段,主要是巩固知识,做多少题目并不重要,放平心态,查漏补缺。
考研英语方面:
准备考研阅读时,首要任务依然是先前提过的词汇积累,紧接着最关键的就是历年真题。我在复习过程中设定了规划,由于起初对真题不甚了解,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来通读一遍,这期间包括查找并整理陌生词汇,以及解析和记忆复杂的句子。从第二次开始,除了阅读和解答题目,我还深入剖析了文章结构,并尝试背诵其中的疑难语句。接下来的多次重复研习让我不断有新的领悟,可能是理解了一个词汇的独特用法,或者是洞悉了命题人在设置某个问题或段落背后的想法。关于真题解析书籍,市场上的选择繁多,我曾陆续参考了张剑的黄皮书和《考研真相》。关键在于,对真题的钻研不能盲目,每一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收获。通常我会把下午两点到四点这段时间用于深度研习真题,而晚餐后的一小时则用来完成两篇模拟题。无论其余时间如何调整,这两个时间段我是固定的。不过,具体时间安排应依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我只是想突出强调真题在复习中的核心地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内容。微观经济学则涉及到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博弈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等。这些知识点既是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对宏观经济的学习,一定要把握好总量分析与个体分析的关系,理解GDP、就业、价格水平等关键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式。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供求曲线的绘制与解析是最基本的要求,理解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则是难点。例如,要清楚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如何凭改变产量来影响价格,以及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博弈论的应用题型越来越常见,需熟练掌握纳什均衡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阅读教材,理清知识框架。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你整理思路,加深记忆。大量练习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检验理解程度,也能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分配。讨论和交流也是提升理解力的有效途径,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辅导班,听一听他人的观点和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