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个方面来看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哪个好请说理由(长沙寄宿考研学校哪个好)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4年12月01日 21:16:12

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均为中南地区的重要名校,并且同属于双一流A类高校。那么,这两所学校究竟谁的实力更强呢?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解析。

### 一、发展历程

**图1 中山大学发展历程**

中山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当时孙中山先生创建了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过程中,岭南大学的文理科系与国立中山大学的文理科系合并,组成了新的中山大学。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新中山大学合并成为现在的中山大学。

**图2 中南大学发展历程**

中南大学成立于2000年4月29日,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和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湖南医科大学源自1914年的湘雅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则始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中南工业大学建于1952年。

### 二、中山大学综合实力较强,中南大学教学经费充足

#### 2.1 办学水平

**表1 中山大学与中南大学基本情况对比**

中山大学和中南大学都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A类)”的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位于广东省,设有广州、珠海、深圳三个校区,其中广州校区分为三个校园。中南大学则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山大学在硕士、博士点建设和本科专业数量方面略胜一筹,中南大学共有10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4个专业已停止招生。

#### 2.2 师资力量差异不大

**表2 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师资力量对比**

中南大学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数量上明显多于中山大学,专任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优势也略高于中山大学。相比之下,中山大学拥有更多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新世纪优秀人才。

#### 2.3 经费与设备投入情况

**表3 中山大学与中南大学资源及经费对比**

中南大学的教学经费充裕,特别是实验和实习经费,总额约为中山大学的三倍,人均实验和实习经费也显著高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在科研仪器方面的投入较多,人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约为中南大学的两倍多,新增量也几乎是中南大学的三倍。中山大学的图书资源更为丰富,总量和人均数量均略优于中南大学。

#### 2.4 全国排名对比

**图3 数据来源:艾瑞深、软科、武书连**

两家机构对这两所大学的认可度相近。中山大学在全国排名第10位左右,中南大学则排在第20位左右,中山大学领先大约10个名次。

#### 2.5 社会认可度与学术水平

**图4 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高端指标排名**

中南大学的校友捐赠额较多,位居全国前十,是中山大学的两倍多。然而,中山大学在社会捐赠、校友财富创造能力、科研经费和全球高被引学者数量等方面表现更佳。尽管中山大学的ESI论文数量不及中南大学,但引用次数却远远超出,显示了更高的论文质量。

### 三、中南大学工科强势,中山大学多学科均衡发展

**图5 数据来源:院校官网**

**图6 数据来源:院校官网**

中山大学开设了13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医学和法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工学专业最多,约占总数的28%。其余学科如理学、管理学、医学和文学等占比相当,体现了中山大学的多学科均衡发展。

中南大学则以工学专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约50%的专业为工学,包括机械类、材料类和土木类等。此外,理学专业的比例也较高,涉及物理学和数学等领域。目前中南大学暂停了两个工学、一个理学和一个医学专业的招生。

**图7 数据来源: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显示,中南大学的强项在于工学学科,近一半的工学学科被评为A类。而中山大学在医学、管理学和理学方面表现出色,这些学科中A类的比例均超过40%。

### 四、中山大学录取质量较高,中南大学侧重理科招生

**图8 注:浙江、上某考研品牌理不分科,未包含**

中山大学的整体招生人数略多于中南大学,尤其在文科招生方面更为突出。中南大学则偏重理科招生,文科招生名额仅为理科的十分之一,而中山大学文科招生名额为理科的四分之一。这种招生倾向与两校的本科专业布局及学科建设密切相关。

**表4 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理科招生计划**

**表5 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文科招生计划**

中山大学除了在广东省和北京市的理科招生人数多于中南大学之外,其他地区的理科招生人数普遍低于中南大学,尤其是在江西和内蒙古等地。除内蒙古以外,中山大学的理科生源质量明显优于中南大学,两校理科录取分数差通常在10至40分之间,最高可达44分。

中山大学在各地的文科招生人数略多于中南大学,只有少数省份的文科招生计划少于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依然优于中南大学,最高分差达47分。

### 五、毕业生多选择省内就业,中南大学本科生多赴外校读研

#### 5.1 研究生直接就业较多,中山大学本科生出国留学率较高

**图9 数据来源: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图10 数据来源: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南大学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比例较高,中山大学本科毕业生则倾向于出国(境)留学,中山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比例约是中南大学的六倍,计划二次考研的比例为9%。

研究生直接就业的比例超过80%,中南大学的比例更高,两校的升学率都有所下降,中山大学的升学率相对较高。

#### 5.2 毕业生主要在所在省就业,中南大学毕业生多去往广东

**图11 数据来源: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多数选择在广东省就业,比例超过70%,研究生在广东省内的就业比例略有减少,部分毕业生选择到其他地区工作。中南大学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和广东省,超过半数的博士生留在湖南省就业。两校毕业生在京沪两地就业的人数较少,这主要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 5.3 就业单位性质差异不大,中山大学本科生多签约外资企业

**表6 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两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情况大致相同,本科生大多进入企业工作,研究生除了企业外还常在医疗卫生单位就业。中山大学的本科生在外资企业签约的比例高于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多数留在广东省,该省的外贸企业较为发达,因此签约外资企业的机会较多。

#### 5.4 中山大学本科生多在校内读研,中南大学本科生多赴外校读研

**图12 数据来源: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表7 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本科生升学院校(部分)**

中南大学的本科生多数选择外校读研,而中山大学约70%的本科生直升本校。中山大学除本校外,还有不少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中南大学除本校外,则有不少学生考入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

### 六、总结

1. **综合实力**: 中山大学在硕博点建设、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源投入方面表现优异,全国排名高于中南大学,社会认可度和学术水平较高。中南大学的师资力量不错,教学经费充足;

2. **学科优势**: 中南大学专注于工学学科的发展,中山大学则在医学、管理学和理学方面更具优势;

3. **招生特点**: 中南大学主要招收理科生,中山大学的生源质量较好;

4. **毕业生去向**: 两校本科生多继续深造,研究生多直接就业,中山大学本科生留学率较高;

5. **就业地域**: 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所在省份就业,中南大学的毕业生较多前往广东省;

6. **就业单位类型**: 毕业生多在企业就业,研究生在医疗卫生单位表现良好,中山大学本科生更多签约外资企业;

7. **读研选择**: 中南大学本科生多赴外校读研,中山大学本科生多直升本校。

优志愿原创。

湖南成思寄宿考研基地(湖南校区)是湖南省内在大学校园内的唯一一所寄宿考研学校。自2019年底成立以来,以其高性价比和贴心的服务,真正解决了考生们缺乏备考环境、备考氛围以及自律管理的问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