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硕士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考研的论述题部分,主要依靠复习肖四就足够了。肖四通常在考试前的一两周发布,因此一旦获取到,应立即着手背诵论述题,务必要反复熟记(请确保购买的是正版)。尽管肖老师的预测未必完全准确,但他的资料涵盖广泛,即便遇到全然陌生的题目,凭借记忆中的素材也能自圆其说。如果想要增加保险系数,可辅以徐涛的论述小黄书(最后20题)。我本人就是结合小黄书来复习的,事实证明,有些肖老师未预测到的题目,在小黄书中有所涉及。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或目标取得政治高分,多参考这些资料当然有益,但关键是要确保有一套能够倒背如流。此外,马原这门科目由于难以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所以在依赖押题卷的同时,最好能自行整理并背诵所有原理。我当初主要专注于背诵肖四,直到考试前,已经背了三四遍,同时将马原的原理过了一遍或两遍。
考研数学方面:
在初期阶段,我仅限于研读教科书。我会计算阅读时间,设定目标在暑假前完成一轮复习。课后习题我大部分都做了,初次遇到的错误题目会被我标注出来,那些我认为重要的错题后来我又重新解答了一遍。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有些章节并不在考试范围内。你可以查阅考研辅导资料来确定考试内容,或者直接参照大纲列出的各章知识点进行比对学习。这个时期相对轻松,有时还需要兼顾其他课程,平均下来,每天投入到考研学习的时间大约只有五个小时。一旦完成了当日的学习计划,我就会满意地离开自习室,享受悠闲的生活。
考研英语方面:
自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通过六级考试后,我已经与英语疏远了四年多,完全失去了状态。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一种适应自己学习风格的方法。我确实不喜欢死记硬背单词,因为记得的总是比忘记的少,这难免让人失去动力。于是,我在一周内利用零散的时间快速浏览了一遍张剑黄皮书的单词手册,之后便再也没有专门去背单词(实际上并未记住多少)。事实表明,那些备考攻略中普遍推荐的持续背单词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更为关键,而我的策略非常简洁——专注于研究真题,而且必须深入细致。
我购买了两套张剑黄皮书,分别是1997-2004年和2010-2017年的英语真题集,一套用来奠定基础,另一套用于提升技巧。起初,做这些题目让我感到十分沮丧,感觉文章似懂非懂,至少每五道题里我会错三道。随后,我把这两段时间的所有真题文章重新格式化为Word文档,每段之间留出两行空白,然后全部打印出来,用曲别针按照年份逐一装订。接下来,我先做题,核对答案,然后取出相应年份的真题文章打印稿,参照张剑黄皮书的段落翻译和关键词注解,逐句详尽地分析每一篇文章。用红色标记我不认识或不确定含义的单词,用蓝色或黑色的水笔写下每一句话的中文翻译。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英翻中的过程,但在其中我能理解文章内容,提升语感,同时练习翻译(对于英语翻译部分,无需额外训练,完成所有年份的文章翻译后,这一板块自然变得得心应手)。这个过程起初可能会有些煎熬,毕竟每年都有六篇文章需要翻译(四篇阅读加一篇新题型再加上一篇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学科,涵盖了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等重要内容。在准备这门考试时,首先要理解基本概念和定律,如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动量、能量和角动量守恒原理。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理论力学的骨架,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对牛顿三定律,不仅要其表述,更要深入理解其实质,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如,在分析复杂系统时,要能识别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判断系统的平衡状态。掌握如何建立坐标系,解析物体在多个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这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接下来是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这两部分相对抽象,需较强的数学功底。拉格朗日方程从动能和势能的角度去看待物理系统,哈密顿力学则引入了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的概念,为处理更复杂的动态系统提供了工具。理解这两种描述方式,不仅有助于解题,更能帮助洞察物理的本质。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我强烈建议大家多做练习题,因这门课需大量的实践来巩固理论。从简单的单体问题开始,逐步过渡到多体系统和约束条件下的问题。遇到难题不要急于求解,是先尝试自己分析,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再查阅资料或向他人教。
参加讨论小组或找一个学习伙伴也是很好的选,你们一起讨论问题,共享解题思路,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框架也很重要,这样帮助你保持对整个学科的宏观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