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回到学校后才开始进行的,如果觉得太晚可以再提前一个月,也不要太多,因为这门课是一个要懂得用巧劲儿的科目。老师的话我只关注了肖秀荣,几乎买了他的全套书。9-10月份的上午一段时间我都留给了政治,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的1000题,一轮差不多要一个月的时间。(1000题用铅笔做,因为之后还要刷很多遍)紧接着是第二遍,但顺序倒过来,先做1000题,再看精讲精练。10~11月份过第二遍,这时你会发现第一遍好像什么也没记住。别气馁,因为知识点太零碎,需要你一遍遍的刷提找感觉去巩固。每次的错题一定要翻书找到出处,搭配解析弄懂自己为什么错,很多错误是会重复出现的,一定要做标记。差不多十月会出政治大纲解析和风中劲草,个人认为大纲解析是有必要买的,虽然我第二遍仍然把笔记作在精讲精练上,但是大纲解析中会有一些每年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重点,很可能会出选择题,所以在做模拟冲刺题的时候,精讲精练上没有的一定翻翻大纲解析。风中劲草我也买了但是根本没有时间翻,它像是精简版的精讲精练,如果时间不够的同学可以选择看这本。我政治从头到尾的复习只有这两遍。进入11月份我就不再从头到尾的看精讲精练了,但是仍在刷1000题,错的仍会翻书标记,1000题我可能前前后后刷了4、5遍,对于巩固基础知识点,锻炼题感很有效果。除此之外,近十年内的选择真题也要反复研读,感受考研真题的出题水平和大体感觉。11月份还会出肖秀荣8套卷,选择题一定认真做反复做,大题熟悉即可。12月份出肖4,选择题同样道理,大题要开始背了。我只背了肖4的大题,原句一字不落的都背了5、6遍,在考场上只稍微结合了材料写,我觉得大题足够了。形势与政策除了买肖秀荣那本形势与政策小册子,就是要紧跟肖大大,最后我是把市面上能买的模拟题都买来了,只练选择题,因为不同的老师可能关注的点不一样,所以多看看还是有好处的。
考研英语方面:
坦白讲,我对英语的学习几乎是毫无准备的,直到10月才买了本张剑的黄皮书,草草地做了一遍阅读真题,还勉强背了几篇作文。尽管我也购买了一些书籍,但遗憾的是没能来得及全部读完。北京地区的公共课程评分标准一向严格,而这样的分数在初试中还能排在相对靠前的位置,但也让我感到相当尴尬。我使用的参考资料包括《恋练有词:2015考研词汇识记与应用大全》、《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英语一历年真题》以及《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英语二的真题仅供参考,因为阅读理解的命题风格略有相似,如果时间紧张,建议专注于英语一的历年真题)。从7月开始复习,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背单词,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第一轮单词记忆。这个过程确实乏味,选择小本单词书的原因是担心大部头的教材会让我望而生畏,太过于厚重。全书共有约50个单元,我每天攻克两个,同时还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所有内容。每完成10个单元算一个阶段,之后花一天时间复习这10个单元的单词,然后再继续新10个单元的学习,这时候就可以不再顾忌先前的10个单元,否则任务会越积越多,最终可能让你失去坚持的动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公共管理理论是基础,它涵盖了行政管理、政策分析、组织行为等多个领域。这部分的学习需有扎实的理论根基。我建议大家从经典教材入手,如“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等,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关注当前国内外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如公共服务改革、政府治理创新等,这不仅帮助深入理解理论,也能为论述题提供实例支撑。
公共管理专业综合则更注重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这部分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我在复习时,除了研读教科书,还会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动态。多做案例分析题,训练自己从理论到实际的转化能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对记忆性知识,我会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把复杂的知识点转化为清晰的图表,既方便记忆,也便于理解和运用。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提高应试效率。
对理解性的内容,我倾向于深度阅读和反思,尝试将不同的理论观点联系起来,形成自有的见解。我鼓励大家参与讨论,无论是线上的论坛交流,还是线下与同学的研讨,都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
至于时间管理,我建议每天设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并按自有的学习节奏合理分配各科目的复习时间。保持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这对长期的学习至关重要。
我想强调的是,考研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毅力和心态的考验。面对困难,需坚持下去,自有的努力会有回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脱颖出的人,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