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进入大四上学期,和其他院校不同,我们的课程并未因备考而减少,反而比大一大二时更为繁重,这让我感到十分困扰。因此,只要有空闲时间,我都会用来复习和阅读,尤其是政治的后几章节,由于我对历史有所兴趣,这部分相对而言较为轻松,我在十月底完成了精讲精练的第一遍阅读。由于肖秀荣的八套模拟卷,即通常所说的“肖八”,要到十一月中旬才会发布,我在那之前重温了一千题中的错误题目,并且做了历年的选择题部分。当肖八问世后,我便开始着手练习,不过我并不太关注得分,因为据肖秀荣本人所述,这套卷子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知识盲点,所以其难度可能略高于真实考试。对于分析题,由于我是理科背景,未曾系统学习过哲学,第一道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大题对我来说颇具挑战性。然而,身边有些文科出身的同学可能会有所帮助,或者直接查阅书籍找寻相关原理对照练习,反复操练自然能熟练掌握,毕竟常考的题目有限,多做一些就能逐渐适应。在实际考试中,答题时务必结合给出的材料。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真题,97-04年的两遍,05-去年五遍,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第一遍主要是翻译,把阅读逐字翻译,比较与标准答案的区别,文章搞懂,题自然会做了。第二遍依然是翻译,但是会把每一道题按自己的思路找答案,不怎么看解析。第三遍05之前就没有在做,05-16年每天两篇做阅读,看解析,分析每篇文章的解题思路,出题点,这一遍才开始加上完形和新题型。第四遍是把每年题的陷阱找出来,怎么出题的,总结各类题的做题技巧。最后一遍就是整套的做了。最后留了一套真题模拟,事实上错的很惨,挺受打击的~现在回过头看,不要去在意复习时候做题的对错,你要相信,只要不停下脚步,每天都会有进步的。翻译是从开始到考研前一天每天一句的,一开始是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后,后来做真题的翻译,翻了大概有三遍。作文的话,过了暑假开始看的王江涛的作文《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分话题和题型背,两天一篇,第三天默写下来(默写这个过程很重要)。背完一个话题,写一篇相关话题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艺术概论,这是一门需深度理解和广泛涉猎的学科。它涵盖了艺术的本质、功能、形态、创作过程、审美体验等多个方面。我在学习时,主要分为理论阅读和实践分析两大部分。理论阅读主要是通读教材,理解并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我也参考了一些经典的艺术家传记和艺术评论,以深化我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实践分析则包括观看各种艺术作品,尝试从艺术概论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样既能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能帮助记忆和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
影视史论的学习则更侧重于历史脉络和作品分析。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把握住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理清历史发展的主线。例如,了解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演变;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影风格的形成原因等。深入研究代表性影片,不仅要看懂剧情,更要理解其背后的艺术手法和社会意义。我常常会一边看电影,一边做笔记,记录下自有的观后感和思考,这对答题非常有帮助。
我特别强调笔记的重要性。无论是艺术概论还是影视史论,我都坚持做详细的课堂笔记和阅读笔记。这些笔记不仅帮助我巩固知识点,也在复习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我还会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凭不断的复盘,使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再者,讨论和交流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我会积极参与学术论坛或研讨会,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这种互动不仅能开拓思路,也有助于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我认为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和好奇心是最关键的。艺术和影视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更是感知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带着热爱去学习,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