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分数虽不高,但考虑到北京竞争激烈的环境,还算过得去。就算你的准备无懈可击,最多可能也就比我高出几点。把这些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中,你的收获将远超这一点点分数。我是九月中旬启动复习的。接下来具体分享一下:
1) 复习启动时间:如果你是文科生,九月开始;理科生则最好提前到九月前解决哲学部分,随后九月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政治底子好的同学,十月起步也绰绰有余。
2) 书籍推荐:购买大纲的话,可以选择复印版;大纲的主要功能不是背诵,而是充当查找不足的“词典”。我个人倾向于《风中劲草》,其背诵版足矣,练习册则不必选它。若遇到书中未涵盖的内容,对照大纲查阅深入信息。至于练习题,肖秀荣的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3) 学习顺序:有些人先看完书再做题,有的则是边看边练。每个人习惯不同,但我提议,最好先熟记知识点后再适量做题。不要盲目刷题,与其十分钟做十题,不如专注五分钟记住一个知识点。
4) 政治科目拉开的分数差距有限,但达到分数线是最低要求。通常,政治过线并不困难,只要认真备考,应能顺利过关。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时间放在下午,最开始的时候只复习阅读理解,从1997年真题阅读入手,每天两篇,之前看前辈们的帖子说英语真题要做两三遍,第一遍只做题不查单词不对答案,防止记住答案,第二遍做完对答案,依然不查单词。第三遍要把每个单词短语句意全部弄明白,每个选项陷阱都了解清楚。我时间不够,是以05年以前的卷子只做了一遍,05年以后的做了两遍。05之后题型比较稳定,难度也开始增加,比较接近现在的风格了。国庆假期结束之前真题阅读应该要做完了,同样的,英语也要预留没做过的几份近年卷子来考前模拟。阅读一定要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一直到考前。单词我一直每天坚持背,背了感觉真的不一样,后期阅读理解基本能看懂了。我用的是红宝书,总体背了八九遍左右。考试之前词汇大概掌握了80%。每天早上坚持背100词,刚开始背不用记住单词的多种意思,记一个就好,等到把红宝书背了四五遍之后,再来记其他意思,工作量会小很多。从科学上说,一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超过4.5秒。后期做阅读时我会将不认识的单词在红宝书上做标记。作文我是跟着王江涛走的,背了二十篇范文,大约10月份开始,晚上比较适合长期记忆,然后反复记忆一直到考前。背完两遍之后,买了英语答题纸默写,总是会有拼写错误,会背的不一定会写。作文常用字体是印刷体和斜体,斜体比较好练,前期可以练一练。10月份我逐步开始新题型和阅读c的专项训练了,用的是往年真题,做完之后又买了黄皮书的新题型和阅读,时间放在下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课程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我认为,理解和掌握理论框架是关键。你需对新闻的历史发展、传播过程、媒介效果等有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关注时事热点,尤其是媒体行业的动态,因分析和评论当前新闻事件是常考题型。多阅读专业期刊和论文,提升自有的理论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这包括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倒金字塔结构,以及传播学的基础概念,如五W模式、议程设置理论等。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整理出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实践操作也很重要,尝试自己撰写新闻稿,模拟采访,以此来提高新闻采编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凭反复练习,既了解考试风格,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成效。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调整答题速度,有助于在真正的考场上游刃有余。
小组讨论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大家一起探讨难题,分享心得,互相激励。有时候,他人的观点可能会启发新思考,帮助你突破学习瓶颈。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马拉松,需持久的耐力和坚定的决心。遇到困难时,别忘了休息,适当放松,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