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硕士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暨南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报个班很重要,再就是有老师带着比较好。最好把强化班报到十一假期,专业课学累了看看政治还是挺放松的。然后最后的二十天二十题啊,肖四,任四,都看看。政治一定要答满。文科生都懂得。冲刺班点睛班也要报,毕竟有人给你指点一下总是好的。非马原部分,我赞肖秀荣。书:1,1000题(我求个安慰,没怎么做过,但我不敢不买),2核心知识点提要(我把书翻看烂了),3背诵版(我少量的背了,和8套卷有重复,也翻滥了)4,8套卷(选择题错的背过,大题整理成条,不过百十来字背过。)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是从8月上旬开始复习的,第一阶段到9月中旬,主要任务是翻看自己考研的数学笔记和复习全书第一遍,笔记是课本基本知识点,对于数学一定要把数学课本吃透,不能放过一个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其实考研的绝大多数题目都很基本。全书自己每道题我都亲自做一遍,用折叠卡片盖住答案,会做的和不会做的都做上标记,为第二遍全书复习做准备。对于实在没有思路的题目可以先放过,然后第二天再看直到明白解题思路和用到的知识点。第二遍全书从10月份才开始的,还是从头到尾把全书做了一遍。对于第一遍会做的大都只写下大体步骤,不会做的再详细做一遍,大概到11上旬结束吧。第三遍结合课本进行知识点扫盲,然后做真题,由于时间紧张,只做了一遍,后悔了。后来就又做了合工大五套题,个人感觉没多大用,并且还有错题。就这样晃眼间到了考研战场。建议:数学是拉分的科目,一定要做好复习规划,做到每天都有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评估我的英文水平还算不错,因此我没有在这项技能上下过多功夫。大约在八月中旬,我开始了首篇考研阅读。接下来的一个月,即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我完成了150篇基础篇的练习,用的是十年前的版本,每天处理两篇文章,同时解决词汇问题,这样的下午时光便悄然流逝。进入九月中旬到十一月,我研读了张剑的真题集,并觉得颇有收获。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我挑战了12年的150篇基础篇,设定每70分钟完成四篇阅读,错误率通常在1到6个之间,平均下来是3个,我觉得这个表现尚可接受。此时,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写作部分。在这个阶段,我对真题进行了第二次回顾(第三次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两次之后大部分答案已经牢记于心,但新词汇必须全部掌握)。最后,在十二月到一月间,我购买了《最后5套题》和何凯文的《最后8套题》来进行全面模拟测试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工程力学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基本原理和公式。例如,力矩、力偶、质心、转动惯量等概念,都需深入理解和记忆。要清楚知道各类力学模型如何建立,如梁、柱、板等结构的受力分析。
掌握计算技巧。工程力学涉及到大量的计算题,这需熟悉各种定理和公式,并能灵活应用。比如胡克定律、欧拉公式、达朗贝尔原理等,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工具。在练习中,要多做题,不断巩固这些知识点,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再者,实际应用是关键。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践,要学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凭案例分析来理解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或者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析机械系统的运动状态。这种结合实际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提高理解和记忆效果。
画图辅助思考也是个很好的方法。力学问题往往凭画出力的矢量图、受力分析图或自由体图来简化理解。凭图形,直观地看到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这对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不可或缺。我会定期回顾所学内容,做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不仅能巩固记忆,也能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