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经济与金融学院产业经济学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刚考完政治时,我自我感觉良好,因为选择题和大题答的还是比较顺利的,而且自己在备考时,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我说一下我的备考方法,大家有选择性的看,和大家一样,我选择了肖大大,自己开始复习政治时已经九月底了,复习完毛概,历史和思修后,复习了马原。十九大就跟着大家的步伐,一点一点积累,之后也是跟着大部队和肖大大,按部就班的做题,背书,考前20天出了肖八和肖四,基本上后面每天早上都在背政治,所以花的时间还算比较多的,我觉得晚上说的只要背了肖八肖四就能考好的人一定是有一定政治基础,否则大家还是早点开始准备政治,至少不要让政治影响大家的总分。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的强化,高数十八讲和线代九讲很认真的第二次研读,后面做了张宇的1000题(最痛苦,最难熬,也是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你们做了自然明白)。十月份开始自己模拟数学考试,上午模拟,下午三个小时总结做过的卷子,重难点一步步的查漏补缺,一直持续到考试的前一天。同时跟着老师上课,学了不少做题的技巧和套路,还记了两大本笔记,我把笔记奉若至宝,因为它涵盖的面非常全,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各种方法都很经典,方便你打开思路,当然,这都是后期我做真题的时候的感触了。有同学十八讲做了四五遍,我倒没有做那么多次,只做了三次,每一遍都是新感觉。只要你在学,就一定会思路慢慢的都打开。之后就是十月份的模拟,张宇的真题和八套卷,四套卷。在此就提一个事情吧,就跟老师说的一样,数学不能停,每天雷打不动三个小时做数学,卡点,时间一到立刻停笔。这个习惯从十一开始就一天也没断过。真题就这样,做完一遍又一遍,总共做了三遍吧,各种考场心态都练出来了,当然你如果想达到这种水平就必须把数学模拟真真正正的当回事。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那些在英语方面感到困扰的朋友,我想分享的经验可能会有所裨益。阅读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发现写作部分也相当关键。我通常选择先完成作文,然后再去处理阅读理解和翻译,最后解决完形填空。试卷一打开,如果作文写得顺利,后面的题目解答也会随之流畅;反之,一旦开局不利,紧张情绪可能贯穿整个考试过程。初次考研时,面对作文题目束手无策,心情瞬间紧张,连带阅读理解都看得云里雾里,只能勉强答题。第二次备考时,幸运地遇到了准备过的作文主题,一切就顺风顺水了,虽不能与高手相比,但自我感觉良好。因此,我想强调的是,作文真的很重要,别等到12月份才匆忙开始。请大家避开我走过的弯路,从10月份起每周至少练习一篇,并且要多背诵作文,不仅要用英文熟记(反复记忆,反复记忆),还要确保了解每个句子对应的中文含义!至于阅读理解,尽量多做几遍,即使记住答案也没关系,关键是深入剖析:为何选择这个答案,其他选项的错误在哪里(这些都是解题技巧)。这部分我表达得可能不够清晰,希望你在做题过程中能自行领悟。每次重做都应该有所收获,带来新的启示。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理解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你需深入理解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知识点。这些理论不仅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答各类问题的关键。
模型的应用和分析是经济学的灵魂。例如,IS-LM模型、AD-AS模型、Solow增长模型等,需熟练运用并能灵活解释经济现象。在理解和记忆模型的,要多做练习题,凭实践来深化理解。
再者,实证研究和政策评估也是经济学的重要部分。这要求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如使用Excel进行简单统计分析,或者掌握更高级的Stata、R或Eviews等软件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你找些实际数据,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将极大地提升应用能力。
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论文是提升自己水平的有效途径。经济学的许多最新研究成果都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阅读这些文献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这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非常有益。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最好的策略。先理解理论背后的逻辑,关键点,凭做题和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定期复习也很重要,避免临时抱佛脚。参加讨论小组,互相提问,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促进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