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南京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时,避免过早或投入过多的时间,以免分散其他科目的注意力和能量。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进度都有所差异,因此关键是按照个人的习惯来安排,不必盲目跟随他人。对于政治备考,信赖肖秀荣的指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阅读书籍还是做练习题都很有帮助。我个人购买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感觉很实用,它们详尽的知识点有助于填补知识空白。我的正式复习开始于八九月份,每天保持3到4小时就已经足够。到了后期冲刺,我选择了风中劲草,并购入了一些预测卷和年度热点汇编。其实,不必过分纠结于选择哪种参考资料,有些人可能会用红宝书等,但最终结果显示,使用不同的资料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差距,大家都差不多能取得好成绩呢!
考研数学方面:
从课本开始,因为准备得早时间比较充足所以把课后题都做了做,大概四月看完课本开始看复习全书,第一遍的时候全书上题十有八九不会,耐着性子把解析从头到尾看懂为止,这一遍特别费时,大概到六月份才把全书高数部分看完。然后马上开始第二遍,因为第一遍巩固的不错,所以第二遍就轻松很多。九月从最早的真题开始做,一天一套,不熟练的知识点需要针对性地练习,不能留死角。早期的真题大致会做就可以,不用太计较,毕竟时间久了,变化还是挺大的。因为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足,最新的几年真题想留到考前训练用,所以突然就闲下来了,但数学又不能停,听说张宇的《高数18讲》不错,就找了一本开始看,有好的内容就做笔记,有好的题目摘到错题本上。在看完《18讲》之后觉得时间还是很充足,就做了《660题》的选择题部分,做起来很难,很多题还是会卡壳,但收获也是很大的。这时候差不多到了11月,这时候数学的时间就需要减少了,于是开始每天一套做李永乐的十年真题(留了最近三年的在考前做),这本书的编排我觉得很好,前面是成套的题,后面是把历年真题按章节知识点编到一块,可以按章节练习,还会出一些数一、数二的真题,适合查漏补缺。经过前面这么多轮的复习,这时候做真题会很轻松,基本上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能做完,成绩稳定在140左右。做完套题再按章节继续做,做错的题做好记录。到了十二月开始做模拟卷,比较常见的就是张宇《八套卷》、李永乐《6+2》、合工大超越,模拟卷会比往年真题难很多,但也是必要的,尤其是这两年的难度明显在提高,需要做一些难题。考前几天把之前留的几年真题做了感受感受最近几年的出题风格以及保持做题的感觉,翻翻笔记、全书看有没有生疏的知识点,再看看错题本,然后就可以放心地上考场了。考研数学还是挺重基础的,只要复习地扎实了就不怕,近几年真题的计算量不小,需要格外注意,如果因为粗心失分就很可惜了。
考研英语方面:
早期5月前都在背单词和那黄皮书练手,推荐一个背单词软件,超级好,墨墨背单词,首先是它的设置很好,每天都要先复习完才能看新的单词,第二每天的奖赏机制特别好,最后的段子也好幽默,我是一直到最后考英语,都基本在每天都背,感觉用书的效果不是太好。我喜欢晚上吃过饭散散步,也当锻炼身体,我一般边散步边背词,效果挺好,你要是想做些其他的也行。据说背单词在心情愉悦的时候记忆力最好,而且间断背词会更好,好好利用下自己的碎片时间吧。这段时间还利用何凯文的长难句,给自己的英语语法结构打了基础,后期翻译看阅读都好了很多。11月份以后再选择性地做一些真题里面比较好的题目,到了12月份的时候,应该开始系统性的训练了,把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这些题目的解题技巧,通过做题都熟悉一下,因为很多题目放下时间长可能方法都生疏了,最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定要在考试前十几天做几套模拟题,张剑最后五套题就是很好的材料,难度比真题稍大,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以及技巧的运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包括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对这些领域的理解和掌握,需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我建议你们从这两方面入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理解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经典模型至关重要。现代贸易理论如新古典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也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国际金融部分,要熟悉外汇市场运作机制,理解汇率决定因素及影响,还要掌握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危机及其预防措施等内容也是常考点。
跨国公司的管理和市场营销则更偏重实践性,理解跨国公司战略决策过程,如全球化策略、多国化策略等,并能分析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国际市场营销中,消费者行为、市场细分、产品定位等概念要熟记于心。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阅读-笔记-复习”三步法非常有效。广泛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并记录关键知识点;整理笔记,将复杂的内容简化,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定期回顾,凭做题来检验和巩固记忆。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也不可忽视。它们不仅能帮助你了解考试题型,还能训练你在有限时间内高效答题的能力。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找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互相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