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今年花了心思的,因为去年政治几乎没过线,虽然去年总分也不错~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政治分为马哲、毛中特、史纲以及思修法基和时事政治五部分,侧重点真的不一样。首先声明,不能光听课的,我是上完一节课,看一下肖秀荣的那本书查漏补缺强化记忆然后就跟着做肖秀荣一千题,第一遍用铅笔做,把不会的题目标注出来然后擦掉答案,当第二次看的时候,只看标注出来的就好了,也可以考一考自己还记不记得答案了。说一说各小科吧,第一,马哲部分一定一定要听课,有一些老师跳过的部分也要自己看,不能她不讲就不看了,马哲部分变动小,课程精悍,非常系统。第二,毛中特部分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宏观把握,就是每个小节做联系,对比,千万别拘泥于一个个小的章节,我上完一节课以后,很多时候会翻看讲义书,寻找对比联系,受益匪浅。第三,史纲部分,真的就是在特别累的时候放松一下,讲的内容不细,但是打基础够了,重要的是,听课以后会对今年的时政热点有了初步把握。第四,思修部分,自己每天总结一章内容,八天总结完毕,就是在那种8开的纸上自己画结构图,自己写每一章的内容结构,很有用的。第五,时政呢,就是最后买了肖秀荣的那个时政小册子,反复看一下,耳濡目染,就ok了。
考研数学方面:
本人刚开始看数学是去年三月份正式开始,我是一直跟着复习规划走的,上课的时候认真做笔记,课后就把我的笔记在反复看看,然后把复习全书上对应章节的习题认真做一下,不会的就去问老师,这样一轮下来基础打的十分扎实,后期做真题就省事儿了不少。需要注意的是数学要早点开始看,一定要早!这样能多过几遍。最后刷题阶段最好能有个错题笔记本,再不济也要用红笔把做错了或者不会的题标记下来,最后阶段刷几遍。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早晨专攻英语,我为英语考试所做的准备仅限于实战演练真题和记忆词汇,几乎没有使用其他参考资料。原因在于,考研英语的阅读部分特色鲜明,充斥着复杂的长句、生僻词汇,以及几乎恒定的命题规律。这些特征难以在其他阅读材料中复制,因此,采用非真题的阅读书籍可能会误导你的解题习惯。我推荐深入研习历年真题,特别是精读。何谓精读?即解析每篇文章中的所有疑难句子,理解其结构,并能逐字逐句翻译。这个过程耗时颇多,起初我一整个上午只能完成一篇,但通过精读过去五年的真题,我的阅读能力显著提升,接近尾声时,我继续深化精读。我总计精读了八年的真题阅读,所有题目至少做了两遍,高分背后是辛勤的努力,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进入十月份,我开始着手准备作文。在此提醒各位,切勿依赖模板,阅卷教师经验丰富,一眼就能识破模板作文,分数自然不高。当时,我购买了王江涛的作文书,但我并未死记硬背,而是专注于学习精彩语句、写作框架,尤其是如何从漫画中提炼实质性含义。看过几篇范文后,我便开始尝试自己动手撰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编程的基础,它决定了如何有效地存储和处理信息。我特别重视了线性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每个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至关重要,这需大量的实践和分析。我建议多做题,例如LeetCode,凭实战来深化理解和记忆。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工具。我深入研究了排序、查找、图论、动态规划等经典算法,并凭编程实现来提升理解。对动态规划,理解状态转移方程和边界条件是关键;对图论,掌握Dijkstra、Floyd等算法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很重要。要熟练使用算法分析工具,如大O表示法,评估算法效率。
,人工智能是一个广阔且深度的领域。我主要关注机器学习的基本理论,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特别是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神经网络等模型的理解和应用。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架构,如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也是必不可少的。
概率统计为数据分析和建模提供了数学基础。理解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假设检验、最大似然估计等核心概念,以及如何用这些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的重点。R或Python等编程语言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