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车辆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没有复习政治,培养点感觉。9月下旬开始复习政治,看大纲解析,不过九月也就每天一个小时。10月每天1个半到两个小时,周二看的多一点,那天上午有课,所以看政治消遣一下,这个月主要就是看大纲解析,做1000题。11月份每天2个小时,早上背风中劲草,继续做完1000题,看了一下形势与政策,有时间的话,第二遍1000题,后来就出来肖8了,就可以做一下选择题检测下自己的复习效果,不断的查漏补缺。12月份政治花费的时间多一点,对于肖八肖四的选择题,这时就应该以一种模拟的态度来做了。大量的题都会重复出现,即使这样也不要怀疑自己分数的水分,一些题在考研中也会重复出现的。大题依靠肖四肖八即可,选择题可以额外多做一些比如蒋中挺五套,徐涛八套,米鹏三套都可以见一见。同时要注意做过的题要及时回看,不要反复犯错。、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至四月底,我集中精力研读高数教材,课后习题是关键环节,完成例题与习题能奠定坚实的高数基础。起初,我忽视了课后习题,这让我在后续实践真题时频频受挫。我选用的是李永乐全书中的高数章节,对于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则直接采用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及王式安的概率讲义,这样的学习方法成效显著。一开始接触概率论时,由于大二时未曾专心听讲,感到有些困难,但一旦进入状态,就会发现它是相对简单的。我先看了张宇的概率论,却觉得内容不够精炼,难以理解。于是,我反复研读推荐的资料三次(还包括一本随全书赠送的配套练习,这也做了一遍,不过不做也无妨),直到十月末。接下来,从十月中旬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历年真题,完成了近二十年的试题,尽量保持每日一练,严格控制时间,标记出不确定或不会的题目,然后对照答案评分,回顾相关知识。所有真题至少过一遍,再重复一次。最近两年的真题应保留,在考前几日作为模拟。十二月以后,重温基础知识的定义笔记等,有条件的话,可尝试张宇的最后四套卷,其难度较高。此外,我购买了660题,专练选择和填空,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做了一些便放弃,建议十一月前有余裕的同学可以试试,这对选择和填空题有很大帮助。再次提醒,务必扎实基础,切勿急于做真题,大纲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掌握,无论你认为是否可能考到,这是经验之谈。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一般。大学期间英语都荒废了,现在想想真的挺后悔的。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如果能有一口好的口语或是很棒的翻译能力,无论是参加复试还是找工作都会使自己更有竞争力的。翻译不需要特别练习,当你阅读做扎实了,只要把近15年的翻译扎实的练习一遍,了解翻译的正常语序及长句如何缩短成短句翻译就可以了。翻译的一句话是2分,总共有4个得分点,每个是0.5分,答案一般是1个点1个小句,根据答案(答案一般就是4个小句组成一个句子)来揣摩断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综合"是一门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多方面知识的科目。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理论力学主要涉及力系平衡、质点运动学、动力学等内容,需深入理解牛顿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并能灵活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材料力学则侧重于应力应变分析,了解各种载荷下的变形模式和强度条件,如胡克定律、欧拉-伯努利梁方程等。
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是关键。例如,传动系统的配置、轴承的选、齿轮的设计等,都需具备扎实的机械原理知识。熟悉ISO、GB等标准,能帮助在设计时做出合理的选。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理解+实践”。理论学习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凭做题来深化理解和应用。比如,凭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运用力学定律,或者亲手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以此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
在复习阶段,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凭模拟考试环境,进行限时训练,不仅检查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能提升应对考试的心理素质。对错题,不仅要明白正确答案,更要理解错误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懂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激发思考的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