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法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京国关国关院法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国际关系学院法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高中时期我专攻文科,因此对此不太关注。但我想要强调的是,无论学科背景或基础知识如何,每一科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不同阶段的重点会有所差异,但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急躁。关键是根据自身当前的情况,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举例来说,如果你是理科生,政治相对薄弱,那就不能轻易放过,需要尽早着手准备。
我在复习政治时起步较晚,直到九月底才开始阅读大纲解析,也就是所谓的“红宝书”。然而,书中的字体偏小,且难以分辨重点,导致我阅读兴趣渐失,最终选择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来替代。后续的资料,我也主要依赖于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在掌握知识点后,我开始做1000题,我认为这些题目虽然变化多样,但基础仍然是教材,因此做题时需专注。考试时,避免因课本上的基本知识丢分至关重要。完成1000题大约到了十一月中旬,接着我又重温了一遍知识点讲解。最后阶段,我购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以及“20天20题”,集中精力背诵大题。
回顾复习经历,我发现政治的投入与收获成正比,效果也较快显现,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松懈。这意味着直至最后一刻,都不能放弃任何可能,十一月和十二月是黄金复习期,务必充分利用。选择题往往决定成败,因此要深入理解知识点,其命题虽灵活却离不开基础,时政部分则要在考前多加关注。了解历年试题的风格,可以帮助找到答题的感觉。考试时,回答论述题要尽可能详尽,条理清晰地作答。理解题目的意图,将记忆中的内容与题目关联起来,尽量填满整张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从5月至6月,可以开始尝试做真实的阅读题目,别太在意准确率,起初我甚至错了9道题,确实令人沮丧。完成一篇文章后,立即查阅每个生词,并深入翻译,不怕繁琐!即使每天只处理一篇也没关系。对于不熟悉的词汇,记得抄下来并多次复习,因为这些词汇常常会在考研中重复出现。到了9月或10月,你应开始正式全面地做真题,毕竟除了阅读部分,还有阅读B、完形填空、翻译和作文等着你。如果在初期阅读理解的正确率低,务必认真分析答案解析,因为后面你会逐渐发现错误模式是有迹可循的。对比多篇文章,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解题技巧。阅读B部分其实颇有挑战性。至于完形填空,由于分数占比不大,适度练习即可。作文则视个人需求而定,我大约在11月开始背诵真题范文并练习写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学理论与法律法规。我建议从民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主要法律部门入手,深入理解其基本原则和制度。例如,民法中的物权、债权概念,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行政法中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宪法中的公民权利等内容都是考察的重点。要多做案例分析,凭实际应用来深化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法律硕士综合”则更注重考查考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的学习需广泛阅读,包括最新的法学论文、司法解释,以及经典的案例分析书籍。定期进行模拟题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特别是论述题,需形成自有的逻辑框架,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观点。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坚持每天定时复习,保持学习的连续性。早上我会选阅读法学原著或论文,晚上则侧重于做题和整理笔记。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我会及时查阅资料或者教老师,绝不疑问堆积。我还利用周末时间进行整块的时间模拟考试,以适应真实的考试环境。
我非常重视案例分析。法律的生命在于应用,我经常找一些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尝试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以此提升法律问题解决能力。我也积极参与各类法律论坛和讨论,与其他考生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