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南昌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科生,我对政治总是感到头疼,但话说回来,一旦在考试中表现不佳,分数损失会很大,所以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对于客观题,我大约从10月才开始着手准备政治,其实我个人认为,在当年的官方教材发布之前,最好能结合过去的考试大纲,先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0月才开始看红宝书对我来说确实有些紧张,以至于后来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回顾1000题中的错误,但只要扎实地做完1000题,政治的客观题部分一般能把多选题的错误控制在三个以内。毕竟,“得客观题者得天下”,正如老师所说,目标是在考试前,你的模拟试题客观题部分,单选和多选分别最多只能错一个。
对于主观题,起初我特别困扰,总觉得理科背景的我不擅长构造语句,担心无法组织出内容。然而,到了后期疯狂背诵的阶段,我购买了“20天20题”和肖四,逐渐能够熟记于心。考完政治后,我觉得情况还不错,因为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许多知识已经不知不觉地内化了,写作时仿佛有了如神助。
考研数学方面:
通常,我会选择下午和夜晚来复习数学,因为早上学习可能会感到疲倦。首先,建议预习数学课本,尝试解决一些例题和课后问题,但切勿过于沉迷于课本,它并非考试的重点,我曾经因此浪费了很多时间,反复研究课后问题其实效益不高,只需挑选一些计算题来做就可以了。在复习过程中,为了确保全面性,我使用了张宇的十八讲和九讲,特别是高等数学部分,非常实用,强烈推荐!数学题型虽然多样,但基本规律是不变的,多归纳总结题目的解题模式,并比较相似题型,会让你收获颇丰。记得把重要的解题技巧详细记录下来,多看几遍自己的笔记。十二月份,我专注于真题练习,从2005年至2015年,每天一套,完成后再核对答案并分析错误。如果前期基础扎实,大部分试卷能在2到2.5小时内完成,所以前期准备至关重要。接着,我逆序做1995年至2004年的真题,同样是一天一套,直到二十号,之后的日子用来回顾所有错题。考前两天,我做了两套张宇的四套卷,如果条件允许,我真的建议试试他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据说今年的考题中出现了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家都知道,如果你阅读看不下去就没办法做题,我当时就是紧张的看不进去题。但好在语感还在,可能完型错的比较多但分值低,最后分数还算好。英语的复习,我认为就是背单词+做真题+看作文。前期要坚持背单词,我当时是在图书馆借的单词书每天背几页,同时用扇贝单词APP找空闲时间背。单词这个东西反复背多少遍都不嫌多,好习惯要一直坚持。从6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要反复做,多做几遍总结问题。我用的是张剑的英语黄皮书,除了真题它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我也买了,但是最后都没有做完。总之考试之前都要保持手感。最后2个月开始看作文,把作文分成了9个小部分,按每个部分的套路补充好,最后就能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基石,缺一不可。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排序和查找算法是关键。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你需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链表、树、图这些抽象的数据结构也是必考的内容,需深入理解其特性并能进行相关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偏重硬件知识,CPU的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等内容都需牢牢把握。特别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理解,它是整个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掌握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和流水线技术也是很重要的。
操作系统的学习,主要围绕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展开。理解和应用死锁、虚拟内存、磁盘调度策略等概念是难点,但也是考试的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学习,五层模型是核心,每一层的功能、协议和常见问题都要熟记于心。TCP/IP协议栈的理解,如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UDP的特点,HTTP、FTP等常用协议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考试的常考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除了看书和做题,我还经常凭编程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编写简单的数据结构程序,模拟操作系统中的进程交互,或者搭建网络环境模拟协议通信等。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帮助我巩固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