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暨南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完全足够,因为每年的政治大纲都有些微调,所以即使是初次考研的同学,9月启动复习也是适宜的。我的政治基础并不牢固,所以在大纲公布后,我仔细研读了一遍,并按照马原-思修-史纲-毛概的顺序,每读一章就做对应的1000题。我在单独的笔记本上记录答案,避免直接在书上标记,确保每个题目对应的知识点能在书中找到。我会使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在书上标注错误题目的知识点,这个过程相当耗时,直到10月底我才完成1000题的第一轮。接着,我开始了第二轮,这次依然不在大纲上复习,继续在笔记本上答题,并用红圆珠笔在大纲中标注第二次犯错的题目。我发现有些题目会反复出错,但这很自然,但相较于第一次,正确率明显提高。当我在11月中旬完成第二轮时,我决定在11月前完成第三轮。第三次,我直接在书上做题,省去了抄题号的步骤,感觉十分高效。第三轮的准确度显著提升,因为我对第二轮的记忆还很清晰。我还是用新颜色的笔在大纲上标出第三轮的错误,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根据自身弱点定制的大纲作为最后冲刺阶段的参考资料,至此,1000题的任务告一段落。
进入12月,我开始做肖八和肖四,这是检验实际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两份模拟卷的题型与考研一致,难度相近,有助于调整状态。如果时间紧张,肖八的大题可以选择略过,但最好浏览一下,因为在当年的考试中,马原大题恰好来自肖八的某一套,几乎原封不动。强烈推荐完整地完成肖四的大题并熟记答案,尽管每年的命中率有所变化,但通常至少有一题能中。那年我居然中了三题!考前的准备除了背诵肖四大题,还要多回顾大纲,重点关注那些满载笔记的重点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6月份开始比较好,我当初暑假开始的有点时间紧,后来改变了复习计划,效率提高了很多。6月份大家每天可以看2个小时左右的数学,你只需要看大学的课本即刻。书上例题推到都要过一边,对知识有个笼统的概念和回忆。在这里,我有必要说一下李永乐与陈文灯的区别。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很适合大家的第一次考研,他能把所有知识点完全列举出来,基本讲到了所有容易被人忽略的方面。而陈文灯,应属于“进阶版”资料,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列举所有知识点,而是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讲解,而他对证明题的讲解尤其精彩。李永乐讲证明题,只会告诉你这种题要怎么解,你记住就行了;而陈文灯,不仅告诉你怎么解,还会告诉你为什么,并且引申到另外其他的证明题。所以,在选择资料的方面,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决定。
考研英语方面:
后期9月份开始做真题,基本上一周拿一天下午固定时间模拟(不写作文,最后冲刺写),其余时间分析卷子。模拟题的话,有必要锻炼一下适应能力,但不可贪多,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模拟题上。作文这块,在你开始做后十年的题时同步进行,在此对不同类型的考生推荐两种书——a.对死记硬背范式作文的同学,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这本书针对每一种不同的作文从头到尾都有不同的格式和内容,如果是靠背为主的同学,这本书很有用,但同时缺点就如同历史课本一样,迷茫浩瀚不突出。——b对思路清晰灵活或不打算对作文消耗太多时间的同学,建议何凯文的《写作高分攻略》,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它能总结出一种万用公式,适用于各种大类作文,有效且给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行为和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形成市场均衡。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这两部分都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和掌握。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及博弈论是非常关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些理论不仅要知道其基本原理,还要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分析和解决。市场失灵和政策干预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方面,GDP计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增长理论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是核心内容。特别是IS-LM模型,它将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联系起来,能够帮助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一章结束后,尝试自己绘制思维导图,这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大量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练习,熟悉出题模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再者,理论与实例结合,将抽象的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经济学的内涵。定期复习,避免遗忘,尤其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要反复回顾和巩固知识点。
我还建议参加一些学习小组或讨论班,与其他考生交流,共同探讨难题,这既能拓宽视野,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自有的努力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