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四川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还是我考的比较满意的一门,考完以后对了一下选择题答案,所以真的想说,考研,不到考完最后一科交完卷的那一科就不要放弃,不管平时的时候做题的正确率是多少,可能有时候那正确率真的让你自我效能感低到不行,可是有时候还是要“欺骗欺骗”自己:我平时把我不会都错完了的话,把那些模糊的知识点弄明白,考试的时候就不会错了呀?反正我平时的时候就是自己”忽悠自己的”,好让自己内心好过那么一点点。大概十月份买的政治红宝书,零零散散把红宝书看了一遍,看的过程中配套着1000题做,说实话,我1000题并没有做完,个人认为吧,1000题对检测、巩固知识点还是很有帮助的。一直以来,我坚信题目是做不完的,所以在知识点没有掌握的很好情况下我拒觉不停地刷题,本来想将红宝书在看一遍,但是时间真的不是很够了,主要是红宝书太细了,所以就开始看风中劲草,看了几遍我忘记了,反正就是一遍一遍的过,一直坚持到考试前,然后平时选择题(5套卷,4套卷)碰到考的比较细的知识点就查阅红宝书。顺便提一下,就个人而言,虽然说真题考过的点不会再考了,但是可以试着用真题中的选择题去揣摩下出题老师的思维,哪些答案是出题人的陷阱,以免自己在以后的题目中中计...我感觉考研就政治来说,考生还是蛮幸运的,因为蒋中挺老师和肖秀荣老师他们都有压到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听说今年的数学挺棘手,我个人在备考时几乎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数学复习上。初期,我快速浏览了一遍教材,并未解决课后习题,大约用了一周左右,主要是了解框架和基本概念。接着,我用了李正元的全套复习资料,刚开始的确有些吃力,遇到困难时请教老师就能解决。常有人问我选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的建议是依据个人偏好。我个人觉得李正元的书更顺手,题目设计精巧且深入,而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也相当出色,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但从历年试题的难度来看,我觉得李正元的书对我帮助更大。我认为最好在暑期前完成第一轮全书的学习。暑假期间我休息了十天没看书,剩下的时间里我完成了从90年到00年的所有数学真题,无论是数一、数二还是数三的题我都做了。这段时间的真题质量非常高,特别是那些需要思考的证明题,非常锻炼脑力。十月中旬起,我每周六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使用11至15年的真题来模拟实战。平日我就开启了刷题模式,660题大约一周内就能完成,还做了张8、张4、李正元的400题,以及市面上能找到的各种模拟题。或许与某些人不同,我喜欢每天早上做一套模拟题,这样能确保我一直保持高效的状态。持续刷题、校正答案、做笔记、分析错题,期间穿插模拟考试和重温00到10年的真题,我觉得准备得够充分了。我想提醒大家,别光做真题就认为自己的数学水平高,我见过很多只练真题,真题得分130分就觉得数学很好的同学,但其实这只是误导,因为近几年的题目确实比较简单,没有什么特别难题。关于数学,关键是保持手感,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这样才能应对任何类型的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我之前看了很多经验贴都说,你要去揣摩出题人为什么这样出,摸什么规律,仔细分析什么的,我真的很抱歉,到上考场,我也不知道出题人要干嘛,我也摸不透,反正我就是揣着我的单词记忆和不断训练的记忆,上了考场,还好过了线,还有作文,要提前做好一些模板,免得考场上过于慌张。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它融合了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科学,主要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化问题。理解并掌握其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理论等,这些都是运筹学的基本模块,需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
对线性规划,理解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是基础,了解如何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则是关键。整数规划则更复杂,因决策变量必须取整数值,这就需掌握割平面法和分支定界法。动态规划则涉及到状态转移方程和最优性原理的理解,这是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是提升理解力的最佳方式。凭做题和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尝试解决生产计划、运输问题、库存控制等问题,这些都在经典的运筹学教材中找到实例。
,编程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如Python或MATLAB,能帮助将运筹学模型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进行求解。例如,使用PuLP或者CVXOPT库来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或者用Gurobi、CPLEX等商业软件处理复杂的优化问题。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我会定期回顾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并尝试解答过去做过的题目,这样帮助巩固记忆,提高解题速度。
参加讨论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也是很有帮助的。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懂的知识点,加深理解,也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